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寬 文/圖)11月8日,是中國第17個記者節。由于長時間久坐、低頭、快節奏的工作環境,記者、編輯等媒體從業人員被列入脊柱相關疾病的潛在高發群體。
11月7日下午,由河南省記者協會舉辦的“關愛記者健康”公益活動舉行,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向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捐贈了價值45萬元的健康診療卡和中醫保健枕,現場還舉行了名醫專家義診等活動。
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王亞明,秘書長金志毅,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郭永昌,來自中央駐豫新聞單位、省直新聞單位、鄭州市直新聞單位的100多名媒體工作者參加活動。
記者節送健康,45萬元物品捐贈媒體工作者
首先,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金志毅致歡迎詞,他向媒體記者和相關單位的代表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節日的祝福。
隨后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郭永昌致辭,他表示,由于新聞記者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工作緊張而繁重,使很多人患有頸椎及脊柱方面的疾病但都無暇顧及,更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為此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拿出總價值共計四十五萬元,為記者朋友們準備了上千份免費診療卡和家用中醫保健頸椎枕(價值600元),持卡不僅可以在我院免專家掛號費,還可以免費體驗中醫體質檢測、中醫特色治療等健康服務。住院時,醫保報銷外的費用可全免。
“醫院目前開辟了綠色通道一對一的制定治療方案,歡迎廣大記者朋友們來我院體驗并監督工作。”隨后,郭永昌將贈卡轉交給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王亞明。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郭永昌院長表示:“這是醫院第二次向記者們贈送健康卡了,第一次是前年的第15次記者節上,我們向鄭州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贈送了價值20萬元的1000張健康卡。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長年從醫中,我們發現,患頸椎病等骨科疾病的記者編輯特別多,出于對記者的尊重和愛護,我們決定在記者節里向記者們贈送免費診療卡,不僅免專家掛號費,還可以免費體驗中醫體質檢測、中醫特色治療等多重健康好禮,希望他們能健健康康地工作和生活。”
專家現場義診,教你做一個健康的新聞人
此后,媒體從業人員認真傾聽了由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主任王鵬的健康講座《新聞人的骨病防治與保健》。王鵬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幻燈片的形式,就記者們常見、多發的脊柱相關疾病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還現場展示了新醫正骨治療手法。王鵬主任還提醒記者朋友,在平時的生活中,要適量運動、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態,才能獲得健康的身體。
這次活動不僅有健康講座可以聽,還有老專家義診活動。這次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派出各個科室的名醫專家,前來給新聞工作者們問診看病,媒體工作者與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專家面對面咨詢,體驗到了針灸、按摩等多項中醫傳統治療項目,義診受到了廣大媒體工作者的一致好評。
這個記者節,對于媒體人尤其是那些身處轉型中的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而言,最想聽到的是什么?無疑就是習總書記的這句“把各級媒體越辦越好”。
由《鳳凰生活》雜志社、豫青網、河南經濟報中原經濟網教育頻道聯合主辦的近百家媒體記者去體驗視環保為生命的滎陽河南龍祥礦業公司采風活動,,讓記者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日”。
他們是一個幸運的團體,全國三個行業性節日他們占兩個;他們也是一個有些小悲催的團隊,節日無休,活動更忙;他們更是一群充滿熱情、激情和活力的青年,用鏡頭、文字記錄著真實的一幕幕。11月8日,讓我們一同走近他們,鄭州十一中校園通訊員——被稱為老師的校園記者!
他們是一個幸運的團體,全國三個行業性節日他們占兩個;他們也是一個有些小悲催的團隊,節日無休,活動更忙;他們更是一群充滿熱情、激情和活力的青年,用鏡頭、文字記錄著真實的一幕幕。11月8日,讓我們一同走近他們,鄭州十一中校園通訊員——被稱為老師的校園記者!
平時報道別人,今天報道你。11月8日上午,汝州市在市政府三樓會議室召開慶祝第十七個記者節表彰大會,對今年以來該市涌現出的優秀單位、好記者好新聞進行表彰獎勵。映象網汝州頻道等三家省級駐汝媒體獲得2016年度汝州市對外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同時,映象網推出的“關注汝州好教師孫好芳”系列報道獲本年度汝州市十佳新聞獎。
11月8日是新中國第十七個記者節。7日上午,確山縣委書記路耕以及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張建華,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曹亞紅,先后來到縣委宣傳部和縣電視臺走訪慰問。
我朋友圈里的一張圖片,一句話,得到了40個贊78條評論。讓我意外的是,"一碗燴羊肉"的感慨,竟然引發了有關如何選擇新聞內容的討論。
我朋友圈里的一張圖片,一句話,得到了40個贊78條評論。讓我意外的是,"一碗燴羊肉"的感慨,竟然引發了有關如何選擇新聞內容的討論。
11月8日晚上10點37分,“好記者講好故事”2015河南省慶祝記者節特別節目,將在河南衛視播出。
今年,傳媒業延續了去年的趨勢,從業環境繼續不斷惡化。面對新媒體的沖擊,一些傳統媒體生存艱難,媒體人待遇十幾年一成不變,記者成為高危群體,這種種因果,導致包括央視著名主持人在內的很多媒體人紛紛離職,給記者節增添了些許憂愁。
換個角度其實不然,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任何行業或技術都在快速革新,媒體也一樣,面臨著新舊更迭與換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新聞將永遠存在,只不過形態不同,身為記者,我們依然是國家這條航船的舵手,面對艱難,我們依然要承擔自身的責任,我們依然可以驕傲。
記者節:堅韌不已,我們依然天生驕傲
時長:27分09秒
最近總是有不少育博苑的學弟學妹咨詢怎樣才能成為一名記者,哪些學校哪些專業記者“出產量”最高?
2013年11月8號,我國第十四個記者節。雖說今天對于記者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可他們還是在忙碌的采訪中度過這一天,來不及休息,甚至來不及慶祝一下。
披星戴月,晝夜奔忙;謳歌時代,揮灑激情。一年來,省駐宛新聞單位和全市新聞宣傳戰線的同志們,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積極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