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食品安全仍是最受關注的話題,處于中國食品安全關注點的中國乳業也不例外。日前,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人大會上為中國乳業提振士氣,“我們一定要振奮,要奮起直追,要提升我們奶業的品質,要唱響我們的品牌,要提高我們的質量,要恢復國人對民族乳業的信心”。
在越來越多國際互動的環境下,振興中國乳業的夢想要直面國外品牌的挑戰。但同時,這也是推動中國乳品企業接軌國際品質、打造中國乳品品牌的轉型時機。近幾年,蒙牛通過國際化戰略和不斷創新,實現了營收破500億,晉升世界乳業11強的大跨越,為行業發展注入信心。
全產業鏈接軌國際,像中糧一樣步步精心
作為蒙牛背后的第一大戰略股東,中糧在蒙牛的變革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其一,“全產業鏈”模式是中糧入主蒙牛以來的企業核心戰略之一,通過對全產業鏈建設的實踐,蒙牛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控的管理標準。其二,依托中糧資源全力支持,蒙牛迅速組建國際化的戰略團隊,法國達能、丹麥Arla、美國WhiteWave、新西蘭AsureQuality等全球頂尖企業,成為蒙牛全線布局品質安全和營養健康的最強大腦,助力蒙牛持續深耕產業鏈各環節的全過程質量管理。
依托中糧系的強大支持,蒙牛在全產業鏈上以奶源為本開始了一步步的精耕細作。借助丹麥Arla百年的牧場管理經驗,蒙牛建立了自己的MNGaarden牧場管理體系,并加快規模化、集約化牧場建設,目前蒙牛奶源已實現近100%集約化牧場供給,遠高于國內45%的平均水平。這些牧場的管理者經過蒙牛“牧場主大學”的系統培訓,踐行從“喂”到“養”的國際養牛理念,確保奶牛產出蛋白質、微量元素等指標更高的健康牛奶。
對中國乳企來說,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是極大的挑戰,但卻是提升品牌信譽的強心針,蒙牛憑著一股牛勁兒向國際標準沖刺。2015年,蒙牛引入牧場國際食品安全質量保障體系,包含從牧場原料、動物健康、飼養的管理,原奶的采集、擠奶設備清洗、運輸管理,及牧場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這套標準的落地也初步取得了成績,蒙牛兩家戰略牧場現代牧業集團蚌埠牧場、富源牧業宿遷牧場率先通過牧場國際食品安全保障認證。
當牛奶進入工廠流程之后,便涉及到入廠檢驗、過濾殺菌、無菌罐裝、貯存、運輸等多個環環相扣的細節,每一“點滴”都是乳品安全所系。蒙牛引進源自采用源自法國達能全球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FSI),逐步對中國11家蒙牛工廠進行對標升級,并依據國際標準和中國標準對出廠產品進行雙重審核,致力打造“全球1品”的質量安全管理。2014年,蒙牛馬鞍山工廠已完成75處技術改造,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風險,并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通過全產業鏈的步步精心,蒙牛不斷激發自身內生動力,被評為內蒙古、乃至全國僅有的一家出口乳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成為國際市場認可的、最具中國活力的中國乳品品牌。
技術創新護航品質,智能管理安全先知
“技術創新是質量的保證”,這是蒙牛總裁孫伊萍反復強調的“品質觀”,就在前不久的呼和浩特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她又提出了“在引進高技術研發人才方面要利用好互聯網數字化平臺,吸引頂尖人才為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做貢獻”的建言。可見,在蒙牛整體的品質管理架構中,技術創新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行業里,以創新見長的蒙牛所具有的敏感洞察和高效執行有目共睹。尤其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愈加成熟,蒙牛正快速退去傳統企業的外衣,擁抱互聯網+。與IBM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依托SAP、LIMS系統以及終端二級追溯試點項目的實施,蒙牛突破質量管理的盲區,將所有的關鍵環節點串聯起來,打造全產業鏈的品質監控和追溯體系。在終端追溯上實現了從產品出廠到銷售終端網點的食品追溯和流通鏈的可視化,成為應用數字化做技術創新的探路者。
品質管控的終極目標是在出現問題之前就能事前預警,切段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奶源,生產,設備清潔也是影響乳品安全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聽來簡單,但具體操作時對溫度、清潔劑濃度、沖刷力度的掌控卻是個復雜的技術活。隨著與法國達能的合作深入推進,蒙牛引進了達能公司升級的Neptune2.0技術,從Design(設計)、Installation(安裝)、Operation(運行)、Modification(更改)四個階段保障設備清洗效果合格。這是蒙牛強化質量管理的“事前”預防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清潔風險預防控制水平的革命性創新應用。
在蒙牛的品質管控藍圖中,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那就是打造“智慧型乳品工廠”。2015年11月,蒙牛雅士利新西蘭工廠以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及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面世,完全自動化的生產,不但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生產效率也遠高于國內水平,為蒙牛品質管理全程智能化打造了一個極佳的參考樣本。
以國際化的品質標準背書,以技術創新為主要手段,蒙牛正在踐行“專注營養健康,每一天每一刻為更多人帶來點滴幸福”的使命。中國乳業在提振消費者信心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也是轉變國人態度的機會,隨著蒙牛等一批乳企的升級轉型,相信中國乳業的春天一定會來。
12月12日,以“創新·監管·合作·發展”為主題的“2016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承辦。
12月1日,以“新動能 新趨勢 食品產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京召開。
12月1日,2016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京召開。
本次活動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組織,目的是使社會全面了解和掌握當前中國乳業的全產業鏈質量管理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程度等情況,希望通過媒體團客觀、理性、求實的眼睛,通過新聞的力量,為中國消費者展現真實的中國乳業現狀。
會上,蒙牛乳業集團副總裁翟嵋女士受邀就蒙牛國際化發展做了分享。
根據公告,伊利將透過要約人計劃按每股作價2.25港元收購公司23.51億股,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本的37%,總代價為52.9億港元。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評價:“蒙牛在CSR方面做的確實有其創新和超前之處,如牧場主大學社會責任項目就是發揮蒙牛的優勢,實現綜合價值的最大化”。
根椐調查結果數據分析, 大會發布了2016食品行業品牌發展報告,為我國食品企業提升品牌提供了最具前瞻性的指導。
近日,蒙牛出口產品的加工基地(生產三廠、生產四廠),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審核并全國公示,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此認證的乳品企業。這也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對蒙牛國際化品質的再度認可,標志著蒙牛在國際上乳品龍頭企業的地位日益穩固。
9月28日,蒙牛出口產品的加工基地(和林基地三廠、生產四廠),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審核并全國公示,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獲得此認證的乳品企業。
全球乳業低谷期,蒙牛砥礪前行,一步步夯實品質,以“國際化+數字化”雙軌戰略驅動創新,同時也迎來業績的穩步增長。
今天下午,G20峰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簡稱:B20峰會)在杭州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主旨演講。
蒙牛攜手中國原創搏擊品牌昆侖決在京舉行戰略發布會,宣布雙方將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延續后奧運時代的運動消費熱情,共同打造運動領域的超級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昆侖決”。
7月26日,由人民日報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命運共同體、合作新格局”。在此次論壇上,蒙牛集團與格力一起榮獲“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蒙牛是全國獲此獎項的唯一乳企。
2016年7月13日,蒙牛集團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召開了發展戰略座談會,計劃在當地投資建設全國最大清真食品加工基地,力爭用5至10年時間打造一個清真版“新蒙牛”,面向全球穆斯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