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鄭州焊軌基地:源源不斷為“米字型”高鐵供應“糧草”
2017-08-16 14:42 來源:映象網 打印本頁 關閉
作業人員正在選取鋼軌母材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近年來,以鄭州為中心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米字型”高鐵網絡正在加速形成:京廣、鄭西、鄭徐高鐵先后開通運營,鄭萬、鄭合、鄭濟、鄭太高鐵建設如火如荼……面對河南省內日新月異的高鐵網線,不禁有人發問,建設高鐵用的鋼軌從哪里來?
源源不斷為“米字型”高鐵供應“糧草”
8月15日,記者一行來到位于鄭州南郊的鄭州鐵路局鄭州工務機械段小李莊焊軌基地,還未進入廠房,一股熱浪就撲面而來,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鐵屑的味道。
在鋼軌焊接車間,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源源不斷地進行鋼軌焊接生產。“高鐵鋼軌標準長500米,是由5根百米鋼軌焊接而成,鋪設過程中需要再次通過移動焊軌車焊接,最終成為幾百公里長的無縫軌道。”焊軌基地黨支部書記張志勇告訴記者,與普通焊接技術不同,這種焊接生產要經過幾何尺寸測量、表面傷損檢測、除濕、除銹、選配軌、焊接、焊筋整形、焊后熱處理、時效處理、精矯直、精磨、探傷檢驗、接頭平直度檢測、成品入庫14道關鍵生產工序。
“以前的鋼軌焊接主要靠人工,精度控制難以保證,現在利用先進的機械設備,能精確保證鋼軌接頭高低相錯的誤差不能超過0.2毫米,相當于3根頭發絲。”
據了解,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小李莊焊軌基地始建于1965年,是全國建設最早的鋼軌焊接基地,擁有瑞士施拉特GAAS/80鋼軌焊機、瑞士Nencki軌頭精磨機等世界先進的焊接設備。
2011年以來,他們先后為京廣、鄭西、鄭徐等高鐵線路以及鄭焦、鄭開等城際鐵路提供了2400多公里的優質長鋼軌,數量超過目前全國高鐵運營總量的十分之一。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目前我們正晝夜趕工,源源不斷為鄭萬和鄭合杭高速鐵路供應鋼軌。”張志勇說,按照生產計劃,今年下半年他們要完成700公里的高鐵鋼軌焊接任務,不加班加點根本不可能完成。
化身“長軌醫生”的焊軌廠工人
鋼軌焊接質量是確保高速列車安全平穩運行的前提,而焊機的焊接工藝參數設置是最為關鍵的技術。
“現在旅客乘坐高鐵時沒有了記憶中‘哐當哐當’的聲音,列車平穩得能讓硬幣直立幾分鐘不倒,正得益于嚴格的焊接標準。”31歲的基地工藝技術員羅宇航說,每一批新的鋼軌母材運抵焊軌廠,他們都要按行業標準對鋼軌材質進行分析和焊前試驗,只有經過連續25個落錘、15個靜彎、3個疲勞檢測等10多項驗證,才能開始正式生產。
千錘百煉方成鋼。為保障鋼鐵鋼軌質量,每焊接500個接頭后,羅宇航還要組織一次落錘試驗,再根據不同情況實時調整參數。
在落錘試驗現場記者看到,一塊重達1噸的鐵錘從5.2米的高度自由落體錘擊鋼軌焊頭,一聲鈍響后,鋼軌焊頭只是輕微彎曲,并未斷裂,“這說明前期的參數和工藝沒有問題,如果有斷裂跡象,則要展開診斷,及時調整作業參數。”羅宇航說。
即便通過錘打這一關,每條高鐵鋼軌還須接受“長軌醫生”的檢查,主要是運用超聲波探傷儀,對焊頭進行無損檢測。
檢驗合格后的鋼軌會烙上“身份證”,上面記錄著鋼軌材質、出廠日期、生產編號等信息,以此實現質量抽檢靜態驗收和動態跟蹤,確保每一根出廠鋼軌優質達標。
“天衣無縫”寫人生——以此比喻焊軌廠工人們的工作再貼切不過,按照河南“米字型”高鐵網絡規劃,一批又一批飽含“溫度”的鋼軌將從這里走出去,為中原經濟騰飛“鋪路塔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