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和新房子——河南黃河灘區影像記
2017-08-13 09:25 來源:新華社 打印本頁 關閉
上圖:河南省封丘縣李莊鎮后辛莊村村民孟兆坤(左)、潘云香夫婦在自己的老房子前,房子已使用30多年;下圖:孟兆坤、潘云香夫婦的臥室,2017年底他們將搬入李莊新區(8月11日攝,拼版照片)。
位于黃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其中黃河流經封丘縣56公里,灘區面積241平方公里,多年以來,黃河滯洪、沉沙的特點,嚴重威脅著灘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底,河南省對全省受洪水威脅較大、能整村外遷的14個村開展搬遷扶貧試點。封丘縣李莊鎮的張莊、姚莊、薛郭莊、南曹、貫臺5個村、2053戶、7634人被列為第一批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截至2016年底,這5個村的居民已經基本遷入移民安置社區李莊新區。
封丘縣在實施易地搬遷的過程同時,加強產業發展、就業扶持,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安置區附近開辦“社區工廠”,使搬遷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上班”。
下一步,封丘縣將利用兩年時間將李莊鎮、曹崗鄉、陳橋鎮、荊隆宮鄉等4個鄉鎮剩余的32個行政村22935戶、77763人全部搬遷。幫助灘區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保障黃河安全與灘區發展“雙贏”。
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上圖:河南省封丘縣李莊鎮貫臺村的一處老房子;下圖:河南省封丘縣李莊新區(8月11日攝,拼版照片)。
位于黃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其中黃河流經封丘縣56公里,灘區面積241平方公里,多年以來,黃河滯洪、沉沙的特點,嚴重威脅著灘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底,河南省對全省受洪水威脅較大、能整村外遷的14個村開展搬遷扶貧試點。封丘縣李莊鎮的張莊、姚莊、薛郭莊、南曹、貫臺5個村、2053戶、7634人被列為第一批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截至2016年底,這5個村的居民已經基本遷入移民安置社區李莊新區。
封丘縣在實施易地搬遷的過程同時,加強產業發展、就業扶持,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安置區附近開辦“社區工廠”,使搬遷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上班”。
下一步,封丘縣將利用兩年時間將李莊鎮、曹崗鄉、陳橋鎮、荊隆宮鄉等4個鄉鎮剩余的32個行政村22935戶、77763人全部搬遷。幫助灘區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保障黃河安全與灘區發展“雙贏”。
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8月11日,河南省封丘縣李莊鎮貫臺村村民陳密蘭在李莊新區附近的服裝加工廠內工作。她和家人是2016年搬入李莊新區的。
位于黃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其中黃河流經封丘縣56公里,灘區面積241平方公里,多年以來,黃河滯洪、沉沙的特點,嚴重威脅著灘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底,河南省對全省受洪水威脅較大、能整村外遷的14個村開展搬遷扶貧試點。封丘縣李莊鎮的張莊、姚莊、薛郭莊、南曹、貫臺5個村、2053戶、7634人被列為第一批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截至2016年底,這5個村的居民已經基本遷入移民安置社區李莊新區。
封丘縣在實施易地搬遷的過程同時,加強產業發展、就業扶持,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安置區附近開辦“社區工廠”,使搬遷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上班”。
下一步,封丘縣將利用兩年時間將李莊鎮、曹崗鄉、陳橋鎮、荊隆宮鄉等4個鄉鎮剩余的32個行政村22935戶、77763人全部搬遷。幫助灘區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保障黃河安全與灘區發展“雙贏”。
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上圖:河南省封丘縣李莊新區;下圖:距離黃河不遠的河南省封丘縣李莊鎮前辛莊村,前辛莊村將在2017年底進行搬遷(8月11日攝,拼版照片)。
位于黃河北岸的河南省封丘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其中黃河流經封丘縣56公里,灘區面積241平方公里,多年以來,黃河滯洪、沉沙的特點,嚴重威脅著灘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4年底,河南省對全省受洪水威脅較大、能整村外遷的14個村開展搬遷扶貧試點。封丘縣李莊鎮的張莊、姚莊、薛郭莊、南曹、貫臺5個村、2053戶、7634人被列為第一批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截至2016年底,這5個村的居民已經基本遷入移民安置社區李莊新區。
封丘縣在實施易地搬遷的過程同時,加強產業發展、就業扶持,積極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安置區附近開辦“社區工廠”,使搬遷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上班”。
下一步,封丘縣將利用兩年時間將李莊鎮、曹崗鄉、陳橋鎮、荊隆宮鄉等4個鄉鎮剩余的32個行政村22935戶、77763人全部搬遷。幫助灘區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保障黃河安全與灘區發展“雙贏”。
新華社記者李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