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馬開啟黃河溯源之旅 傳播騎行文化
2016-12-23 17:20 來源:映象網 打印本頁 關閉
一人一馬一世界。李荊和自己的一匹愛馬,踏著黃河的泥土,開始了漫漫旅途。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文 劉棟杰/圖)在所有動物中,馬算得上是最有靈性的一種。在人類漫長的征戰史中,馬兒一直扮演著朋友與戰士的角色。當你想象一匹馬奔馳在荒野,它的周身必然揚起策馬奔騰的塵土,當你想象一匹馬馳騁在草原,它的身姿必是激情與快意的象征。
現如今,談起養馬、騎馬,大多數人都會與“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畫上等號,但在李荊的心中,縱情馬背終究是一種追求快意人生與自由激蕩的情懷。李荊愛馬更愛騎馬遠行,他享受馬背生活,幾十年樂在其中。
那些年,他曾牽馬沿河尋奔騰源頭,也曾騎馬上山看落日余暉,他愛馬背上的天地蒼茫和大漠孤煙,李荊騎著馬感受到了生命的寬廣與世界的無邊。
黃河溯源之旅 一個人一匹馬
談起這次的黃河溯源之旅,李荊坦言,從2010年開始就有這個想法了,但是因為經濟條件所限,所以一直沒有成行?,F在條件允許,就出發了。初衷就是我的生活要通過騎馬來尋找樂趣。
說走就走!今年11月5日,他從黃河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出發,一路騎馬循著黃河來到了鄭州。在這1個多月的旅途中李荊感受到了沿途“馬友”們的熱情。
在山東東營黃河口,李荊舉行了出發儀式。同時,在數千公里外的青海省玉樹州“三江源”,當地旅游部門也策劃了一個儀式。
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六七月份,將是李荊抵達玉樹州的時間。
“到了玉樹稍作休息,還要順著長江的源頭一路騎到上海。”李荊說,除了騎馬,我找不到其他能夠喚起我激情的東西。人需要激情,沒有激情生命就沒有樂趣了。我心里有一個理想的畫面,我只是在努力把生活變成我想要的畫面。
“沒想到這次是黃河之旅能認識這么多,有著同樣愛好的朋友們?!崩钋G拉著韁繩指著黃河說,這次從山東到河南,有黃河的地方就有朋友,遇到大風降雨等惡劣天氣,大家都非常關心我。
李荊有一個微信群里面有約150人,是全國各地的馬友,其中不少人是十年前一起騎馬走路時結識的,他們一直關注著李荊。
作為李荊的一名支持者,鄭州新星馬術俱樂部負責人李新杰說,“他就是我們的榜樣,做到了我們心里想做,卻一直沒有做到的事,真的很佩服?!?/font>
打造“黃河驛站聯盟” 傳播騎行文化
李荊原籍湖北武漢的俄羅斯籍華人,2007年8月21日只身一人騎馬從俄羅斯聯邦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雅那烏爾鎮出發,開始其單騎橫跨歐亞大陸的壯舉。2009年3月10日,這位騎士經過近9000公里的漫長騎行,抵達北京昌平。
談起自己騎馬的經歷,他笑著說,“這跟河南可脫不了關系呀?!?/font>
“我記得那還是在30多年前來河南旅游,跟著朋友家人來到了洛陽白馬寺?!?談起第一次接觸騎馬李荊回憶,在白馬寺門前看到有人牽著一匹白馬,就很好奇,心里就想既然來到了白馬寺怎么能不嘗試騎馬呢。從此,李荊就和馬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荊還告訴映象網記者,這次的黃河溯源之旅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打造一個“黃河驛站聯盟”。
驛站,古意為中途休憩之所。他說,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代表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希望通過這次我的沿黃之行,把沿途愛馬之人號召、組織起來,再各個城市建立一個驛站,讓更多的騎馬愛好者可以感受長途騎馬的樂趣。”
李荊說,建立驛站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在這里可以給馬匹提供休整的場所,這樣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去了解馬,去嘗試騎馬旅行。
“騎馬長途肯定有很苦的時候,但是和騎馬的痛快、路上的美景比起來就不算什么了?!边@個今年50多歲的“老男孩”,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
他說,騎馬游和自駕游、跟團游不一樣,既能細細品味沿途風景,又能在陌生的環境里馳騁,心與風景完全融合。
“同樣的景色騎在馬背上,跟平時看味道是不一樣的,騎馬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生活方式,長途騎馬正是這種生活方式的一個極致。” 李荊撫摸著愛馬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