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愛”號走進二七廣場 110人獻血超4萬毫升
2016-09-21 19:28 來源:映象網 打印本頁 關閉
鄭州師范學院兩名大一新生獻血后在“@愛”號前合影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寬 文/圖 實習生 王文聰)9月21日上午,初秋的鄭州已略顯涼意,而二七廣場前卻是熱鬧非凡,映象網“@愛”號獻血車走進二七廣場,大批愛心市民前來獻血,給綠城鄭州帶來陣陣暖意。
隨著天氣轉涼,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血庫缺血季即將來臨。為了應對血荒,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映象網聯合二七廣場管理處、鄭州市二七區德化街街道辦事處,共同發起“讓愛連接你我”無償獻血活動,映象網“@愛”號獻血車走進二七廣場,呼吁市民無償獻血、播撒愛心。
【現場】愛心企業響應號召,干部群眾組團獻血
9月21日上午10點,映象網“@愛”號開進二七廣場,設備剛準備好,就有不少愛心企業組織員工前來獻血。
“接到辦事處的號召后,我們對員工進行了動員,大家也很積極,一大早就來了。”德化街無限城保衛部經理王陽說,參與無償獻血是一件神圣光榮的事,以后還會繼續組織。
當天,二七廣場管理處、二七區德化街街道辦事處組織干部群眾積極參加義務獻血活動,為社會盡一份責任獻一份愛心。
為切實做好無償獻血工作,德化街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對此次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安排,街道衛計辦按照職責職能,積極協調配合并全力做好服務工作,組織了近50名干部群眾成功獻血。
【感動】黨支部書記第8次獻血 累計超過3000毫升
對于德化街街道辦事處南彩社區黨支部書記于杰來說,無償獻血已經是“輕車熟路”,當天上午,他第8次進行無償獻血
填表、測血壓、驗血型,抽血……每個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和很多初次獻血者出現的緊張相比,于杰顯得非常坦然。
2007年,于杰響應單位號召,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至今已經獻血8次,累計獻血3000多毫升,還捐獻過1個單位的血小板(200毫升)。
“我覺得也沒啥可說的,這種利己利人的事是應該我做的。”面對記者的提問,這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話并不多。
受到于杰的感召,不少路人紛紛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
【花絮】想獻愛心,年齡不達標,小朋友很“受傷”
受到現場氣氛感染不少去二七廣場逛街的市民紛紛上前咨詢,想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但是不少人因為年齡未達到18周歲,不能獻出愛心。
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在“@愛”號前積極忙碌著。“姐姐,我能獻血嗎?”一個男孩上前表達出獻血的意愿。
工作人員按照慣例拿出表格給男孩填寫,一問才知道男孩2002年出生,才14歲。“我國鼓勵無償獻血,年齡范圍是18-55周歲。”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說,男孩聽到這個回答后,顯得很“受傷”。
來自鄭州師范學院的大一新生蔣杰和同學在二期廣場逛街,看到“@愛”號便拉著同學一起去獻血,到抽血時工作人員發現,蔣杰血管太細,無法進行捐獻。
“本來是我拉著同學來的,結果我沒獻成。”得知情況的蔣杰滿是委屈。出于對她積極參與的鼓勵,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依然送給她一個史努比水杯。
據了解,截止到21日下午16點30分,“讓愛連接您我”活動中共有110人成功獻血,采血量超過4萬毫升。
【@愛】
映象網“@愛”號無償獻血車,是河南省內第一輛以省級媒體冠名的無償獻血車,映象網長期致力于無償獻血宣傳和推廣工作,并與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達成了長期的無償獻血義務支持戰略合作協議。
映象網將獻血車命名為“@愛”號,是因為@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中為常用動作,意為呼叫、通知的意思。在這里可以引申為呼喚愛、呼吁大家奉獻愛,映象網將通過所有的媒體渠道和社交平臺呼吁所有的受眾關注無償獻血,奉獻人間大愛。
9月22日,“@愛”號獻血車還將繼續停靠二七廣場,歡迎有愛心的鄭州市民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