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兩度大滿貫冠軍冠軍得主、中國網壇“一姐”李娜通過微博發布退役告別信,正式宣布退役。盡管此前已經有退役傳聞從不同渠道流出,但經由本人確認之后,還是讓中國體壇、乃至世界體壇震驚。
李娜在信中表示,自己的膝蓋歷經多次手術,之前是右膝,今年左膝也開始出現問題,并于7月份進行了手術,數次手術已經讓李娜的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
“和以前術后重回賽場相比,這次不一樣了。32歲的我,再也不會在行業的最高水平中競爭了。網球這項運動的競爭激烈,對運動員要求完美,而我,再也不能回到從前百分之百的狀態了,”李娜在信中如是說。
由此可見,傷病是李娜決定退役的最大原因。即使在微博發聲的同時,李娜本人也依然在德國接受膝傷治療。
傷病是運動最大的天敵。同很多網球運動員一樣,李娜也飽受傷病折磨,其職業生涯不僅是同對手的作戰,也是同自身傷病的戰斗。李娜不同時期遭受過肩傷、腳踝傷和肋傷等傷痛的折磨,但最致命的顯然是膝傷。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李娜的膝傷首次加重,為此特地赴德國進行了膝部手術,此后膝傷的陰影一直纏繞著李娜,而右膝處包裹的黑色護膝也成為李娜近幾年參賽的標記之一。
李娜曾數次感謝來自德國的醫療團隊,正是后者的努力,加上李娜在賽事的取舍等原因,讓李娜的運動生涯延續到32歲,并且依然能在“高齡”獲得大滿貫冠軍。
網球是個高度職業、高度規范的運動項目,這一點也體現在對身體和健康的尊重上。因此,在網球賽場上,無論退賽、還是退役都是基于球員自身健康等最基本常識所作出的決定。
作為球員,在場上搏殺是天職,不到無法堅持的地步,誰也不會輕言放棄。比如李娜,她在今年3月份膝傷就已經再度顯現加重趨勢,但卻一直堅持打到溫網,再比如彭帥,美網半決賽拼到體力極限、大腿抽筋,也要再給自己一次挑戰的機會,這些都令人敬佩。
但自然規律不可逆轉,李娜本賽季雙側膝蓋都出現傷病,表明她的身體已經向她發出最后通牒,況且自己的身體自己最了解,誰也不會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或許正如李娜在信中所言,“作為一個職業的網球運動員,現在離開賽場對我來說是最正確的決定”。
李娜是一個對自己身體很負責的運動員,這一點在她的年輕時代就有所體現。十多年前的釜山亞運會前夕,當時20歲的李娜就由于內分泌失調的疾病,毅然選擇退役,去大學讀了兩年書。
既然退役還可以復出,既然手術后也可以復原,那么有無一絲可能性,使得李娜可以暫緩此次退役決定、等雙側膝蓋復原后再次征戰?
或許除了本賽季的傷病接近于不可抗力之外,也有其余的原因,最終綜合形成那最后的稻草,促成李娜宣布退役。
如李娜所言,世界職業網壇競爭太激烈,30多歲“高齡”依然征戰職業網壇的寥寥無幾,中生代還未喪失求勝欲望的同時,小字輩們也風起云涌、搶班奪權,對前輩構成沖擊。目前排名世界前十的女網選手,竟然來自十個不同國家,顯示了這項運動競爭的激烈與殘酷。這前十位中,除了小威、李娜,其余都是清一色的“85后”、“90后”。
就像一切“職場”一樣,老一代在精力和欲望上肯定要弱于年青一代,若非強大如“女皇”小威者,想在這盛行叢林法則的“職場”有更大作為,真的非常難。這是人之常情。
此外,阿根廷功勛教頭卡洛斯離開李娜,也被視為對李娜的沉重打擊。合作兩年來,卡洛斯對李娜的技戰術和心理改造,是李娜再次獲得大滿貫冠軍的最重要原因,堪稱李娜再度輝煌背后的教父。本賽季溫網之后,李娜面臨狀態的低迷和傷病的困擾,正是需要有人拉她一把的時刻,但正在這關鍵時刻,卡洛斯由于個人原因選擇離開李娜,讓后者很難接受。
分手很無奈,卡洛斯對外宣稱同北京的網校合約必須履行,但實事求是講,卡洛斯也認為李娜已經很難再有更多潛力可供挖掘了,因此決絕地抽身離去,這一點也顯示了職業網球的殘酷。某種程度上說,卡洛斯的離去,加速了李娜的離去。
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就是李娜對于勝利的渴望還剩下多少?包括國際網球聯合會主席比蒂在內的眾多網球名宿都曾談到,李娜還能堅持幾年,還有實力獲得大滿貫冠軍,但這取決于李娜內心是否還有前進動力、是否對大滿貫保持“饑渴”、是否還愿意為之堅持。
李娜首奪法網冠軍之后,就曾陷入這個黑洞。當時半年期的低迷,不光是無法應付大滿貫冠軍的光環,更在于李娜疑惑自己功成名就,干嘛還要這么玩命。
而在2014賽季,同樣的命題以更殘酷的方式擺在她面前。這一次李娜不想堅持了。
我們必須說,李娜是不平凡的,李娜也是平凡的,一個想要“生兩個娃”、“做做家庭主婦”、“做做美甲”的平凡女人。有些善意的網友猜測:李娜是不是懷孕了?如果真是這樣,我們要恭喜李娜。不管怎樣,李娜這次要離開網球了。(記者王集旻 王昊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