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青訓,是機遇也是挑戰荷蘭著名的阿賈克斯青訓營,它有一個很夸張的名字——De Toekomst,意為"未來"。
阿賈克斯的青訓營舉世聞名,它的宗旨是將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培養成世界頂級選手。只有少數極優秀的人才能在經歷一段艱難與曲折的進程后成為頂級球員。約翰克魯伊夫,馬爾科 范巴斯滕,弗蘭克 里杰卡爾德、威姆 基夫特、丹尼斯博格坎普與帕特里克 克魯伊維特等人便是接受在青訓營的培養并成為國際級球星的球員,但他們也只是一小部分。
博斯曼法案的推出給阿賈克斯這樣的俱樂部帶來了很大沖擊,俱樂部成績也大幅度下降。畢竟荷蘭聯賽的吸引力無法與五大聯賽相比。但阿賈克斯仍然依靠 強大的青訓支持俱樂部生存,盡管成績今不如昔,在歐洲冠軍杯中常常被豪門蹂躪,但“阿賈克斯出品”的球員昭示著這家偉大俱樂部的存在。而這里的訓練 是以商業目的為主導,目的性明確。所以,我們容易理解這里殘酷的競爭和層出不窮的球星。
在阿賈克斯,頂級球員的訓練是重中之重的,這也是為什么阿賈克斯青訓營被稱作“荷蘭足球的搖籃”的原因。小球員們走得越遠,維持自己的位置也就越難,而他們的最終目標便是在球隊主場——阿姆斯特丹競技場踢上比賽,而每年也只有一個或兩個年輕球員能成功進入一隊。
阿賈克斯建立了TIPS模型,也就是技術(Technique)、洞察力(Insight)、個性(Personality)與速度(Speed),每個方面對應的有十個標準。個性與速度通常是球員天生所固有的,但是技術與洞察力卻是可以開拓的。阿賈克斯的球員們都擁有一本特殊的“護照”,上面記錄著他們所獲得的所有成就。
阿賈克斯的成才率是驚人的。95%通過所有梯隊訓練的小孩都會成為職業球員。這個比例是皇馬、AC米蘭等任何一家豪門青年隊都無法做到的,無法獲得職業合同的青年球員成為體育教師、健身教練的不在少數。對于阿賈克斯,這就是事實,僅荷甲聯賽中現就有120名球員來自阿賈克斯,更不用去計算在其他國家聯賽和荷蘭乙級聯賽效力的阿賈克斯球員。俱樂部通常只會給18、19歲以下青年隊里最好的球員提供職業合同。他們很反感小孩14、15歲就擁有經紀人,他們認為:這對父母在經濟上有利,但對孩子的成長卻是有害的。
正是鑒于以上的種種,首屆“足球夢青訓營”選擇了阿賈克斯作為合作伙伴之一,而阿賈克斯方面也十分重視對于中國小球員的培訓,派出了范德薩、德波爾和阿隆·溫特這樣星光熠熠的陣容。主辦方希望組織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國際足球交流活動,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訓練方法,用實際行動帶動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從而提高中國足球的基層水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