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壇反“假賭黑”事件結束尚不到一年時間,本賽季中超賽場又出現了“還債球”,在全運會出現“默契球”, 裁判漏判、誤判、錯判時有發生,這是否預示“假賭黑”現象又要抬頭。對此,昨天出席國際足聯/亞足聯女足青少年足球精英教練員培訓班的中國足協技術部主任楊新利在武漢表示,或許有些球隊抓住了比賽規則的漏洞,進行了對自己有利的比賽方式。“但要說他們打假球,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自然也就不太好進行處罰。”
“規則漏洞”造就默契
本月全運會上,遼寧隊與上海隊打出了賽前大多數球迷們預測的2:2平局,“默契”地從小組賽中晉級。
“這可能是規則漏洞所造成的吧。”楊新利無奈地說,為了獲得利益,一些球隊選擇消極比賽未見得就是俱樂部或教練的授意,甚至球員都會這樣處理。“像遼寧隊與上海隊,我們在賽前就對他們強調賽風賽紀問題,并特別派人現場監督。但在比賽中,當遼寧隊從領先,到被反超,再艱難追平后,他們的球員也開始擔心起晉級問題。這時,雙方都已經確保晉級,他們再采取保守戰術,真不太好說他們是在打假球或是默契球。”
“解決問題”取證太難
7月14日,遼寧宏運隊雪藏外援,以全華班出戰中超,1:3敗給正在保級圈掙扎的天津泰達隊,外界普遍認為這是遼寧隊為5天前在足協杯上大勝天津隊而踢的“還債球”。遼寧隊這樣明顯的消極比賽,為什么不對他們進行入罰?
“還是那句老話,取證太難。”楊新利再次表示無奈,中國足協專門派人到遼寧去了解球員和教練,但得到的回答是,球隊傷病太多,只能湊齊那樣的陣容。“中超紀律委員會一直起著監督作用,但也不可能因為球隊的排兵布陣而定性為假球。比賽需要監督,但也不可能對他們隨意定性,這也讓很多事情不好處理。也希望廣大球迷和媒體共同監督,一起創造良好的比賽氛圍。”
“提高素質”越早越好
難道這些現象就不能杜絕嗎?“盡量完善規則是一個方法,同時提高教練員的水平,也能從側面減少類似事情發生。教練員培訓班就是希望提高教練員的心態、技戰術等方方面面。這次的雖然是對青少年女足教練,其他方面的足球教練培訓班,我們也一直在開展。而且在男足教練方面,我們還準備邀請類似里皮這樣世界級教練進行指導,以更快地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楊新利表示,只有當青少年教練的素質提高了,中國青少年球員水平才會提高,等他們成年后也將改變中國足球的現狀。(記者 周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