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8月5日,林丹在倫敦經過三局苦戰,以2:1(15:21、21:10和21:19)實現逆轉擊潰李宗偉,完成奧運衛冕之戰。
一年后的8月11日, 林丹同樣以2:1(16:21、21:13、20:17)逆轉李宗偉奪得世錦賽冠軍。過程相同,甚至連比分都那么相似。
200多天缺席國際賽事,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到286名,林丹依然證明了自己還是羽壇一哥。
倫敦衛冕之后,林丹獨孤求敗,巔峰之后,更有諸多人生訴求。出書、完婚、商業活動,經常蹦出哲學家一般的語言。他自己在自傳《直到世界盡頭》中寫道:“即便我站上了世界之巔,心中也只剩下五個字——那又怎么樣?”
那又怎樣?羽毛球依然是他安身立命之本,首次以外卡身份參賽,卻依然讓對手臣服。這是一個更灑脫的林丹、更強大的林丹、有更多內涵的林丹。
連世界羽聯也不得不承認:“林丹依然是羽毛球現今最有影響力的代言人。”
塑造時尚形象 第1步
抵達廣州之后,林丹新發型就上了各家媒體的頭條照片。從倫敦歸來之后,林丹似乎就在給人這樣的印象,他正在努力塑造自己成為一個時尚人物,而非單純的羽毛球運動員。羽毛球天王有很多,但林丹走得更遠。
林丹說:“我很開心在發型上有一些變化,我希望會因為這種變化,讓很多人關注林丹和羽毛球,這是非常開心和榮幸的事情。當然不僅僅是林丹,我希望我們中國隊員都有一個好的形象展示給外界,畢竟我們運動員有的時候確實需要一種外在的表現,一種健康的形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林丹的形象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從清秀小生逐步演變到霸氣男兒再到現在的剛毅男人。外在形象的改變也影響著他的球迷,在廣州球迷會現場記者就看到一個小男孩兒被媽媽要求剪了一個和林丹一樣的發型,因為媽媽是林丹的超級粉絲,一直覺得林丹很酷很帥。這也是林丹頻頻登上時尚雜志的主要原因。
但林丹自己很清楚,他需要在賽場上找回地位,才會贏得更大的價值。世錦賽向他派發外卡,本來就是一種特權,而過去他不斷缺席國際賽事,也惹惱了世界羽聯,不得不對他進行罰款。但世錦賽林丹衛冕,世界羽聯也不得不承認:“林丹依然是羽毛球現今最有影響力的代言人。”
隱退磨練心境 第2步
“王者歸來、王者歸來、王者歸來!”當林丹2:0戰勝師弟諶龍闖入世錦賽男單四強時,一位觀眾沖著退場的林丹連聲高喊,聲音中有喜悅、有感動、還有希望。就像林丹在擊敗被外界視為自己接班人的諶龍之后所說的,“肯定有人會在心里說,那個該死的家伙又回來了。”
倫敦奧運后林丹與相戀九年的女友謝杏芳喜結連理,之后他淡出了羽壇,除了羽超聯賽外,他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碰過羽毛球拍,很多人以為,林丹可能將要慢慢退去。
今年3月,林丹宣布回歸國家隊;4月他因傷退出亞錦賽;5月缺席蘇迪曼杯;之后,他隨國家隊轉戰青島進行封閉集訓;現在,他重新站上這個舞臺。
林丹脾氣變好了,耐心地答記者問,耐心地打球,不為爭議球而耍脾氣……“因為有了家庭,你需要有擔當,需要時間去照顧家人。另外一個原因是自己在這13年里面經歷了很多,這期間有起有落,這些經歷都讓我慢慢改變了。”他解釋道,“我不愿意跟別人去比較成績,我覺得成績是死的,我更看中的是態度,要呈現一種態度。”
在李永波眼中,林丹沒有倒退,他的境界反而升華了:“他比過去更淡定,處理球更完美,對比賽投入的關注度要比以前更好。他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運動員。外界附加的東西不會給他帶來不利的因素,這是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林丹。”
第3步 藏鋒芒秀內涵
林丹自始至終沒有解釋過“態度”是什么,其實仔細觀察就能體會,這是一種認真、追求完美的要求。妻子謝杏芳也不止一次地透露說林丹是個自我要求極高的人。
現在的林丹早就不是當年初出茅廬時,一上場就帶著“力拔山兮”氣勢,而是收起鋒芒之后,更多算計。的確,即將年滿30周歲的林丹,給人觀感不再是無匹的霸氣,而是收放自如的淡然,無論場內還是場外。
這次世錦賽,除了林李大戰,最受關注的無疑是與諶龍的這一場“新舊領軍人物”的對話。“所謂‘交接班’、‘領軍人物’這些對球迷、媒體、教練來講會很看重,但我看得很淡,我只是希望既然回來,第一要拿出林丹的態度,第二就是要練好每一天,像一個真正的職業運動員那樣對自己的事業負責任。”林丹說。
這種舉重若輕,讓諶龍也感受到了自己與林丹的差距,“丹哥奪了四個世錦賽冠軍(本屆之后達到5個),他的積累、感覺、經驗都是我需要慢慢積累和體會的。”
決賽,人們更多記住林李之間的惺惺相惜。林丹賽點到來,李宗偉突然受傷,林丹掀起球網鉆過去搭著他的肩膀問候,直到李宗偉被擔架抬出場,林丹都在他身旁安慰。
第4步 為粉絲樹榜樣
林丹說:“如果每年只是從金牌的角度出發,(羽毛球)到后面就會顯得慘白。似乎這么多年世界羽聯都在考慮金牌如何分布,但再看看近兩年羽毛球的比賽除了中國就是馬來西亞,走不出去。羽毛球應該要走得更遠,到影響力更大的地方去。” 說這番話的林丹,同時也已經站在了羽球的最前列著手羽球的推廣與傳播。
今年四川雅安地震后,林丹攜同妻子謝杏芳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第一時間帶去了羽球人的問候與關愛。就在林丹抵達雅安不久,林丹全國球迷會也行動起來,會長悠悠說,林丹就是他們的榜樣,看到林丹夫婦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后,球迷會也就緊急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了。
在球迷眼中林丹不僅是一個金牌得主,更是一個精神支柱。來自重慶的小穎就給記者講述了她的故事。今年九月她就要上大三了,根據學校要求,從大三起就要步入實習,所以這是小穎最后一個能夠玩耍的暑假,她便坐了21個小時火車來到廣州為林丹的復出助威。“我喜歡林丹九年了,這次只要林丹聽到我的聲音,我就很滿足了。”她說。
林丹總說,球迷與他相伴10多年,見證了他的起落,在他們的來信中幾乎沒有人是為了金牌而寫信,他們都說他的精神令他們備受鼓舞,林丹希望對年輕一代有激勵作用。
而當被問到自己的下一個冠軍目標時,林丹想了想說,“全運會。”都市時報綜合消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