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且不說十年之變可謂天上人間,即便只是一年之間,費德勒的境遇也可謂天差地別。一年前,費德勒在溫網奪冠并重返世界第一,奧運摘銀。人們歡呼:“國王歸來!”僅僅一年后,國王卻明顯老邁。
費天王連爆冷門氣勢不在
費德勒家鄉賽事加斯塔德站已熱情地贈予過他兩頭奶牛,但其間的十年可謂“牛過境遷”——十年前獲贈“朱麗葉”時,費德勒剛在溫布爾登贏得人生首個大滿貫桂冠;而上個月將“德西雷”牽回家的他,人們卻越來越擔心,這位十七次大滿貫冠軍已無力再增添一個。
且不說十年之變可謂天上人間,即便只是一年之間,費德勒的境遇也可謂天差地別。一年前,費德勒在溫網奪冠并重返世界第一,奧運摘銀。人們歡呼:“國王歸來!”僅僅一年后,國王卻明顯老邁,溫布爾登、漢堡和加斯塔德連續三站賽事落敗于世界排名50位之外的對手。
六月底,當他在溫布爾登第二輪早早負于斯塔霍夫斯基,費德勒還以他一貫的篤定口吻讓大家保持鎮定:“現在還遠沒到慌張的時候。”但隨后,便連續傳來他在七月加賽兩項紅土賽事及啟用大拍面球拍的消息。人們在欣賞費德勒敢于變通的同時,卻也明,連一向高傲的他,內心深處也知曉這次危機深重。通常說,當一位球員順風順水時,他不會做出任何改變;費德勒此次做出如此重大變革,看似主動求變的背后,也不能不說是在被動應變。
然而,揮舞著新款球拍僅取得3勝2負的戰績,卻又將他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他對新球拍的適應并不充分,適應期恐將拖延至北美硬地賽季;另一方面,他恐怕也不會再換回舊拍,否則便是個絕大的自我否定。
所謂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比球拍更令人擔憂的,還是費德勒的身體。他的背部近幾年越來越虛弱,漢堡站已到了不得不服用消炎藥出戰的地步;其后在加斯塔德勉力出賽,恐也是不想駁家鄉人的情面。然而,輕傷不下火線早已是舊時代的理念,費德勒因背傷缺席了加拿大站,羅杰斯杯曾兩度屬于羅杰。
伴隨著費德勒輝煌職業生涯的一大神奇之處,便是他的健康管理一直堪稱完美,極少遭受傷病侵害。要知道,他上次消失于大滿貫賽事的簽表,要追溯到1999年的紐約。費德勒對身體狀況通常守口如瓶,此次承認有恙,也許意味著傷情大過人們的想象。
已有媒體預見,費德勒將在明年溫布爾登最后一搏后永遠地告別。此次雖遠非費德勒首遭危機論,但來勢卻最為兇猛。費德勒辯稱:“2009和2010年也曾有很多人宣稱我完了,這么說的人越多,就越有可能有些人說蠢話。”然而,和之前不同的是,費德勒又年長了三四歲,8月8日是他的32歲生日。
羅杰斯杯后何時歸來仍未定,有一點可以確定——當他投身北美硬地賽場時,他同時進入的,還有一個對他越來越顯殘酷的網壇新世界。(記者 張奔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