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講究個自信,而自信來自技戰術的發揮與效果。東亞杯兩場比賽連續逼平日本跟韓國,國足最大的收獲就是自信心的提升。
本次東亞杯,日本用的是J聯賽的球員,韓國也沒有征召歐洲踢球的隊員,就算對手不重視這樣的比賽,可是國家隊畢竟不是一個虛名。
戰日本,國足一度落后兩球,卻鍥而不舍地追平。打韓國,對手6次威脅射門,曾誠一一化解。某種意義上講,曾誠的神勇既是神來之筆,更是一種感召力,讓國足發揮了最大能量打出自信。
傅博的眼光越來越準,本場比賽他把鄭智放到中衛,讓他的經驗彌補中國隊后衛容易“大腦充血”帶來的隱患。比賽中,鄭智的選位與準確出擊,給球隊帶來了穩定,外加曾誠的一次次奮不顧身的撲救,他們的表現可喜可賀。
讓楊昊上場和黃博文打雙后腰,也是一種姿態。雖說鄭智或者趙旭日這樣能攻善守型球員打后腰會使球隊銜接得更流暢,但這場比賽,對手的沖擊力比日本隊更兇猛,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時,傅博的選擇是“立足防守”。如此,我們看到上半場比賽,國足雖然沒有組織像樣的攻勢,但卻在韓國隊的輪番狂攻中屹立不倒。
全場比賽,中國隊僅有3次攻門,且無一具有威脅。而郜林和張琳芃都曾在對方門前搶到機會,卻沒有果斷打門,就顯得可惜了——中國隊將球打到對方腹地的機會可不多。
傅博賽前就說過:“從技戰術層面上,國足問題多多,如果把技術與精神結合起來,國足會越踢越好。”這個點評很客觀,中肯之中就是希望國足能在比賽中打出自信。這次,國足做到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