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六武漢卓爾與北京國安的比賽中,主裁判王迪先后錯判國安外援格隆禁區內假摔,接著又漏判給故意踢人的卓爾球員柯釗紅牌。中國足協裁委會賽后確認,王迪兩次判罰屬嚴重錯、漏判。王迪面臨停哨3至6場的重罰。據悉,王迪通過抽簽獲本場比賽執法資格后,足協曾有人提議由經驗豐富的老裁判取而代之,但提議未被采納。抽簽定哨能保證裁判選派公平,但由此引發的“昏、嫩哨”現象卻屢禁不止,而除了加大失誤裁判懲處力度外,中國足協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足協曾擔心王迪成“定時炸彈”
新賽季中超開幕前,中國足協技術部、裁委會在香河基地完成了中超前6輪的裁判抽簽儀式。按照內部工作流程,足協技術部在每輪聯賽之前,都會請職業聯賽部門對當輪裁判人選提意見。據了解,足協有關人士曾公開反對王迪執法武漢卓爾與北京國安的比賽,這是因為上賽季國安與遼足、2011賽季國安與深足比賽,王迪都曾漏判給國安點球。足協內部有人形容王迪,有可能成為比賽的“定時炸彈”,但這一建議最終被拒,其理由是,王迪是中國足協7名國際主裁中的一員,也是年輕裁判的佼佼者。而卓爾與國安的比賽是本輪一場重要比賽。一旦更換他,可能會在國內裁判界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年輕裁判的培養。然而提議的足協人士不幸言中。
王迪受罰難阻“昏哨”繼續現身
由于王迪錯判造成了不小影響,裁委會昨天就形成了評議意見。一位足協人士透露,王迪判罰格隆禁區內假摔、漏判柯釗紅牌都是嚴重的判罰失誤,他將面臨最低3場、最高6場的處罰。王迪并非本賽季首位受內部處罰的裁判。執法中超首輪魯能與阿爾濱比賽的前國際主裁陶然成、執法富力與遼足比賽的年輕主裁傅明、執法揭幕戰恒大與申鑫的國際助理裁判穆宇新、國安與東亞比賽的助理裁判王峰4人,都因出現重大錯、漏判被停賽3場。今年,裁委會對職業聯賽裁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管理制度及上崗考核,較往年也更為嚴格,國家級裁判張正平就因未通過體測而被直接降級。足協人士指出,“從前兩輪中超執法情況看,年齡并不是裁判員犯錯誤的主要因素。我們感覺裁判錯漏判,最大的問題還在于態度。如果準備不足、對執法工作的自律不夠,王迪之后很可能還會出現其他‘昏哨、嫩哨’。”
抽簽定哨足協糾結裁判埋怨
一位足協人士指出,王迪出現錯漏判表面上看,是緣于裁判自身業務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不足,但其背后卻反映出“抽簽定哨”的呆板。有裁委會人士曾訴苦說,“假球、黑哨丑聞曝出后,中國足協在裁判選用上承受了巨大壓力,抽簽起碼保證了裁判選用公平。”但從2010賽季起至今,類似王迪這樣的“嫩哨”不止一個,同樣在2010賽季被破格提拔為國際主裁的小張雷就因經不起實踐考驗,于第二年被取消國際執法資格;另一位爭議“嫩哨”馬寧也多次被裁委會臨時取消中超執法機會。一系列事實證明,這些被中國足協寄予厚望的年輕裁判并未完全得到信任。同時,中國足協抽簽后改派的舉動反而引起裁判圈的不滿。一位裁判專家曾這樣抱怨,“安排抽簽,卻不按抽簽結果派裁判,抽中的裁判不用,對裁判自身的心理打擊很大。與其如此,還不如按國際慣例,完全指派裁判。”抽簽定哨有無必要延續下去,中國足協也的確有必要深思熟慮一番。(文/本報記者 肖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