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龍是國際足聯某些權貴手中的一粒棋子,其實“龍哥”根本就不可能爬上高位,他和中國足球一樣,早已被邊緣化了。
3月3日,亞足聯主席競選提名最后一天,中國足球外交官、亞足聯代理主席張吉龍選擇了放棄。外界一片嘩然:如今中國足球最需要話語權,為何會選擇放棄?
其實,中國足球從來就沒有過話語權,“龍哥”甚至在一開始,就只是一個“過渡人物”……
早已被架空,“龍哥”是傀儡
“在當時那么艱難的情況下,我帶領著大家走過來了。我要帶領亞足聯所有的會員協會,讓大家團結在一起。亞足聯即將迎來新的一頁、新的篇章的時刻,我有什么理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退縮?中國人做事,講究擔當。”
這是兩個多月前,張吉龍接受采訪時對于參選亞足聯主席表現的強大決心。已過花甲之年的張吉龍或許并沒有想到,自己從國家體育總局退休后,會在亞洲最富有的單項體育協會,迎來自己晚年生涯的又一個挑戰。如果成功登頂,他將成為中國足壇第一位身居高職的亞足聯官員。
然而,與中國足球一樣, “龍哥”被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正當他躊躇滿志,滿懷信心,準備迎接“大選”時,來自中國足協及總局方面的意見卻讓他火熱的情緒跌落至冰點。
3月1日從首爾東亞足球聯盟傳出消息,現任亞足聯代理主席的張吉龍,由于沒有按要求獲得中國足協的提名,將不能參加5月2日在吉隆坡亞足聯總部的主席競選,他也不會參加國際足聯執委競選。當時,中國足協副主席林曉華明確表示:“中國足協將不會推薦任何人參加亞足聯主席和國際足聯執委的競選。”隨即,張吉龍予以了默認。
消息傳來,中國足壇各界人士一片嘩然:“原本牢牢掌握的亞足聯話語權得而復失!”
的確,中國足協太需要來自亞足聯的屬于我們自己的聲音。多少年來,因為“朝中無人”,中國足球吃盡苦頭:德國世界杯預選賽上,中國隊在小組賽中跟科威特、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隊相遇,最終一輪被對手做掉,因為進球數少一個沒能從小組出線;一年后,亞洲杯賽決賽階段,中國隊位列第三檔,跟伊朗、烏茲別克斯坦和馬來西亞隊分在一組,結果沒能從小組出線,創下了國足27年以來的最差戰績;2010年南非世界杯賽的抽簽中,中國隊竟然被分進了由亞洲杯冠軍伊拉克隊、亞運會冠軍卡塔爾隊以及德國世界杯16強澳大利亞隊組成的“超級死亡之組”。面對三個冠軍級別的對手,除了感嘆自己命太苦外,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朝中無人”,隨意被人擺弄。
曾幾何時,“龍哥”神來之手將國足靠抽簽“抽”進韓日世界杯的壯舉令人懷念。然而,像那樣僥幸的短暫“幸福”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畢竟,事過境遷,在亞足聯及國際足聯中,利益永遠大于友誼。隨著龍哥在中國足協地位江河日下,他在亞足聯的話語權也是越來越小。
12年前的龍哥,雖然正值年富力強的最好時光,且因避開所有的強隊“抽”進世界杯,而在球迷中贏得了一片贊譽,可是“功高震主”的中國式的猜忌加上足協內部的權力角逐,讓張吉龍逐漸淡出中國足球的權力中樞,從而失去了登頂亞足聯主席這一難得機遇。幾年前,尚未退休的龍哥,雖然還掛著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兼中國足協副主席的顯赫頭銜,但實際上早已被架空。
韓日世界杯十強賽大功臣張吉龍怎么會失寵,且一直從閻世鐸時代失寵到韋迪時代?知名足球評論員周文淵分析,這或許是奉行宮闈政治的中國足協所人為制造的那無數個不能言說的故事中最令人感興趣的秘密之一。在此期間,與其一同失寵的南勇后來不僅重返權力中心,還當上了足協一哥,就是最浪得虛名的楊一民也一度爬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究其個中原因:一是功高震主,你張吉龍是上帝,那我閻世鐸算什么?二是在2002年的反黑斗爭中,曾經兼管聯賽和裁判工作,且為張建強直屬領導的張吉龍也受到了某種指控。
不過,“龍哥”做夢也沒有想到,“官運”來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2011年夏天他居然會像一尊菩薩般再次被請了出來,代表中國競選國際足聯執委。然而,歲月無情,當時的中國足球假賭黑丑聞纏身,各級國家隊在賽場上則屢戰屢敗、越敗越不像話,“龍哥”本人也兩鬢斑白,早已處于混退休的狀態。在此背景下,張吉龍與布拉特等權貴關系再好,再有人脈,說話做事仍然底氣不足。畢竟在國際舞臺上,利益比友誼重要得多,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倘若張吉龍還像10年前那樣掌管著中國足球很大一份資源,或者像日本的田島幸三那樣背后有眾多大贊助商支持,那么亞足聯眾官員還會把你當回事,否則即使當上了“一把手”,一樣形同虛設,沒有話語權。
這一點,從龍哥在兩年前升任亞足聯執行主席后,便得到充分的證實。
2011年夏,因時任亞足聯主席哈曼與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鬧翻,哈曼被逼入死胡同,閃電下臺。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張吉龍幸運地被任命為亞足聯執行主席。眾多中國球迷及足球圈內人士在聽到這一消息時,如同被打了一針雞血,頓時莫名興奮。幻想著、期待著龍哥也能像之前的維拉潘、哈曼那樣,從此在亞洲足壇一手遮天,再現當年將中國隊“抽”進世界杯、而不是“打”進世界杯的經典之作。
可是,事實并非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天真!原本,“龍哥”在北京奧運會后已經永遠退出歷史舞臺,國際上的事也與中國足球沒多大關系了。在由阿維蘭熱所建立起來的國際足聯帝國森嚴的內部,到底隱藏著多少腐敗、陰謀、黨爭和迫害?搞清這個問題的難度大概不亞于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即使內部人士也常常一頭霧水,搞不清在布拉特、哈曼、普拉蒂尼、沃納、瓦爾克和鄭夢準等足球巨頭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圖、利益鏈,又將會發生怎樣的結果和過程均不可測的化學反應。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足球早已在國際事務中被徹底邊緣化了。
瑞士乃世界上最宜居之國,蘇黎世更是一派風光旖旎。然而,你死我活的暗中爭斗就發生在那片美麗的陽光下,一場權力斗爭堪稱宮廷政變。《新民周刊》此前曾作過深度報道:哈曼被布拉特放了倒鉤而被迫退選又遭停職、開除,沃納等則向布拉特反戈一擊,哈曼也困獸猶斗,普拉蒂尼則坐山觀虎斗——僅僅從這些斗爭的片斷看,這場政變就極其詭異、殘酷又影響巨大。
如此重大、復雜的事件發生時,曾經在國際足聯還算個人物,被稱為中國足球外交大使的張吉龍卻還像往常一樣,在遠離地震中心的北京,在體育總局下面一個叫做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清水衙門悠閑地上班。然后,又是通過媒體才知道自己被任命為亞足聯執行主席。毫無疑問,張吉龍是在國際足聯最黑暗的權力斗爭中被暫時推到了前臺,他是某些權貴手中的一粒棋子,其實“龍哥”根本就不可能爬上高位,他和中國足球一樣,早已被邊緣化了。
“龍哥”勝算小,總局退為進
如果將足協和足管中心一刀兩斷,足協作為一個民間行業協會,那就是另一番天地,有錢人完全可以控制一切。這早就是一個國際慣例了,純粹的體育組織,領導人獲取權力的方法,雖有嚴格的選舉程序,事實上無非“世襲”和“商定”兩途,即或者由前任欽點,或者用自家的錢砸倒舊勢力。基本沒有反例。
當年哈曼的錢多到花不完,早年間涉足足球俱樂部經營,后來由卡塔爾足協主席角逐亞足聯老大,顯然不是對足球的愛好而是對權力的愛好,而對權力的追逐,據說是人類最強烈的生命動機之一。在他老家那地方,王位的世襲制比中國足協的任命制還要硬,哈曼福至性靈,攜巨資投身于足球權力游戲,終在新世紀元年之際一炮中的,當選亞足聯主席。
其實,大可不必懷疑當年亞足聯選舉的公正性,當然也不必懷疑亞足聯喜歡有錢人。哈曼當權時,唯一敢跟他叫板的,正是腰包跟他一樣鼓的韓國人鄭夢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很多人會想到2001年韓日世界杯“龍哥”空手套白狼的經典,但時代不同了,合縱連橫借力打力這招數,早就被人看破。“龍哥”現在那張勞碌困倦、一籌莫展的臉告訴我們,在這手中無錢手下無人的日子里,他這所謂的執行主席,就是個什么都執行不了的主席。就算日后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中有幸扶正,也還是逃脫不了被東一個巨富西一個王子“挾天子”的命運。所以,張吉龍能不能去掉“執行”二字,壓根就不該是中國球迷關心的話題。
從中國足協角度看,請出龍哥這個老古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韋迪上任以來,就像一個急于博取功名的政客那樣,罔顧中國足球被假賭黑搞得元氣大傷,亟待修身養性、臥薪嘗膽的現實,依然尋找一切機會上大項目,貿然提出申辦世界杯就是典型一例,抬出張吉龍競選國際足聯執委又是一例。
我們看到,不管是泰國的馬庫迪還是日本的田島幸三,盡管他們都有自己的短板,比如馬庫迪后院起火、田島幸三太過年輕等,但他們都是各自國家舉足輕重的足球大員,投了他們的票就等于獲得了這兩個國家的支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