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張蓉芳接替徐利任排管中心主任的傳聞還未散去后,中國男、女排選帥事宜也被提上了日程。據悉,選帥工作于3月6日正式啟動,最終結果將于3月底揭曉。而靠譜的人選只有兩個,郎平或者陳忠和。
排管中心啟動了選帥程序,但這并不意味著冬眠的女排迎來了春天。事實上,相比于例行公事的選帥,公眾對中心班子的調整更加關注。因為唯有新班子才能有新思路,才可能在治理上改弦易轍,為排球找到新的生路。
女排不過是女足故事的翻版。從一個國家崇高的精神榜樣,經一兩個奧運周期的陣痛,徹底跌入偏癱死局。女排的歷史地位遠高于女足,所以有更多人愿意加入哀嚎之列。
一面長太息以掩涕兮,一面仰望星空,渴望上帝派來三頭六臂的大救星,救女排于水火。為迎合洶涌之民意,媒體爭先恐后扮演“地下組織部”,對排管中心主任進行游戲式任免。最新一則見諸報端的說法是:徐利即將調離,中心黨委書記張蓉芳兼任主任一職。
徐利在同一個局級崗位上一干十五年,是一朵官場奇葩。他的政績也非常難下定論。他顯然不是昏官,在其任內,女排繼1984年之后的重返巔峰,奪得雅典奧運會冠軍。他比較明顯的敗著是,2008年奧運會后,近乎“驅逐”地把銅牌教練陳忠和趕回老家,而繼任者則一蟹不如一蟹。以不同奧運周期的“政績”評價徐利,得出的結論完全相反。
徐利是時候離開排管中心了。談不上問責——這年頭,誰還問這個?也不為他相對僵化的工作思路——這年頭,固守傳統可能是美德。而是這個班子的超級穩定早已超出了官場極限,有悖相關的干部政策。問題僅在于,要給徐主任找一個合適的位置。他是20年的正局級干部,而且來排管中心之前的職務是人事司司長,都是總局系統內相對重要的位置。原則上他的下家,也不能太邊緣,所以要“通盤考慮、慎重研究”。這才是難點。
如果徐利調離,由現任排管中心黨委書記張蓉芳兼任主任,是符合常規的安排。張蓉芳是“84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退役后即刻被任命為四川省體委副主任,并臨危受命,攜手郎平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完成“五連冠”偉業。隨后,奉調入京擔任國家體委訓練局副局長。1988年機構改革后,擔任排管中心副主任,后升任黨委書記兼副主任,一直是二把手。以張蓉芳的資歷、貢獻、年齡,早該干一把手了。
但假如張蓉芳接任,排球尤其是女排工作是否能打開新局面,則很難說,因為張蓉芳和徐利的排球發展思路,并無明顯區別。在總局的N年規劃中,振興三大球是工作重點。三大球的共同癥候是國家隊境況黯淡,但足球和籃球,畢竟有職業化做招牌,中超和CBA越來越紅火,而在國家隊層面,逼急了還可以請外教來沖沖喜。排球則進入了一個完全不知所措的惘然時代。
職業化是嚷嚷最厲害的說法,但出于現實利益的考量,徐利們依舊主張“找市長和省長”。他們的考慮未必錯。因為女排甚至男排,即使在世界范圍內,也跟足球、籃球也無可比性。女排職業化,將跟女足所謂職業化一樣,始于安徒生童話,終于雞飛蛋打。
嚴峻的現實是,“省長和市長”越來越不需要女排給自己貼金了,因此撥的經費少了,參加訓練的人也少了,尖子就更加少了,國家隊可供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小了。這是最基本的邏輯鏈條。找不到新的錢袋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女排的困境,是中國非市場化奧運項目,尤其是集體項目的共同命運。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在管理中心的層面,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智慧。徐利不是合適的人選,張蓉芳也難說是。
找不到一個敢闖敢干的中心主任,那么不論誰當女排主教練,曾經的金牌教練陳忠和也好,曾經的鐵榔頭郎平也好,女排的里約之旅,一定會比倫敦玩得更慘。(鳳凰體育特約評論員張路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