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球給我”這句口號,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新華社資深記者徐濟成看來,把球給我是一種責任、進取、自信和霸氣的體現。
2月22日,正在廣州參加CBA全明星周末的易建聯出席了耐克的“把球給我”主題活動。在談到對“把球給我”的理解時,阿聯說:“這是一種在場上的自信,這是一種對進攻的渴望,有了這個口號,說明你從內心已經準備好承擔責任和完成任務了。”
放眼當今中國籃壇,最有自信在場上喊出“把球給我”這個口號的人自然是阿聯,而他用統治級的表現贏得常規賽MVP便是最好的證明。
劉煒和阿聯是多年的國家隊隊友,作為控球后衛,劉煒在場上負責支配球權,而在“后姚明時代”的中國男籃,阿聯成為了他傳球的第一選擇,劉煒說:“我會更多地把球傳給阿聯,因為他在得分的把握上是最強的。”
然而,阿聯并非天生領袖,回望他的籃球生涯,可以很清晰地看見他作為一名籃球運動員是如何通過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的位置。
整整10年前,2002-03賽季是阿聯職業生涯的處子賽季,他成為了最佳新人,第二個賽季,他便跟隨隊友為廣東隊贏得了總冠軍,也因為表現出色,他入選了國家隊并參加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從此踏上了星光大道。
剛進國家隊那會兒,阿聯是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身邊有姚明、李楠、郭士強等一批老隊員,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上場比賽,阿聯從這些老隊員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10年彈指一揮間,經歷了NBA、奧運會等高水平賽事的洗禮,隨著個人能力和比賽經驗的增長,阿聯在場上的自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當年的那個最佳新人,如今已經成長為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
隨著老隊員們或淡出或退役,在國家隊,阿聯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到了2012年奧運會,他的領袖作用尤為明顯。回歸廣東隊,正當打之年阿聯義不容辭地扛起了領袖的旗幟。
“在場上,怎么能盡可能發揮自己積極性,防守上幫助球隊,盡量完成教練布置的任務。到現在,自己要擔當一個進攻、防守都需要顧及最多的球員,很多方面都需要多承擔一些。”阿聯說。
在即將打響的季后賽中,人們會更多地聽到阿聯喊出:“把球給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