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舉辦了9屆的體壇風云人物評選由中央電視臺主辦,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在體育界和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體壇風云人物有規范的評選流程,本屆推選委員會25人推舉候選人名單,350人的初評評委推舉每個獎項5個提名獎獲得者,最后150人的總評評委現場投票,推舉每個獎項的獲得者。決定獎項歸屬的總評評委來自體育界、媒體,還有體育學者和相關合作單位的評委等。昨天,成都商報記者就網絡熱議的觀點采訪了參加本屆評選的兩位總評評委———北京社科院體育文化中心主任金汕和《全體育》總編輯張路平。
兩位評委無一例外地都表達了本屆評選最看重的一點———突破,他們認為中國游泳隊在這點上表現非常突出。“從突破這個角度來說,游泳隊進步顯著,傳統優勢項目如跳水起點高,獲得奧運冠軍時間長,但游泳是歐美選手統治,中國游泳能脫穎而出,實屬不易。”金汕說。張路平表示:“并不是說跳水、羽毛球取得的成績就不出色,我覺得能夠提名最佳團隊的運動隊都非常優秀,但突破是本屆獎項價值評選體系中最重的砝碼。”此外,兩人均提到游泳在項目上也有一定的評選“優勢”,張路平說:“站在世界體育視野中,游泳項目的國際影響力更大,至少我個人作為評委,是會看重這一點的。”
對于有網友質疑“評委黑幕”,張路平表示“絕無可能”。“從始至終,主辦方和其他人都沒有主導過獎項的評選,大家現場投票的結果也證明都對獎項的歸屬是認可的。總評評委中,不僅有媒體人,還有國家體育總局各中心主任、退役運動員如姚明、退役教練員等,最終的評選證明大家都是遵循本屆的價值評判標準的。”張路平說,為了公平公正,評選也在不斷完善,“比如上屆的總評評委是100人,本屆增加到150人,就希望更多人來參與,我覺得當選或沒有當選,都應該以公平的心態來看待,任何一個評選都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