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迪火線離任,目前最有希望接任的是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張劍。很多人會疑惑:管理足球,為何不選擇一位“懂足球”的圈內人士?
某種程度上,造成中國足球如此混亂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無法可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法規制定和執行方面的嚴重缺失,直接導致足協管理能力低下、口碑不佳。體育總局選中張劍,或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今年47歲的張劍除了擔任總局的政策法規司司長,他還是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在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的職能是擬訂體育事業發展規劃草案,提出政策建議;調查研究體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并提出方案;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指導、組織法制宣傳教育和行政執法工作;承擔行政復議工作。2012年4月舉行的全國體育政策法規規劃會議上,他發表了題為《以求實創新精神做好體育政策法規規劃工作》的報告,其中就多次提及中國足球。可見,張劍是一個十足的“老法師”。
中國足球這些年問題不斷,關鍵之一在于相關法規過于隨意、極不嚴謹。大到從當年對假球黑哨案的“輕描淡寫”,小到目前如何處理大連實德退出、上海申鑫如何替補等,都拿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辦法,各種小道消息層出不窮。足協對俱樂部、裁判、球員做出處罰時,也屢屢引起非議。沒有明確依據,到最后只能“拍腦袋”決定,“人治”的痕跡十分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張劍雖科班出身,但也并非是足球“門外漢”,他曾多次參與足協調研、隨領導赴海外考察,算得上總局內一位既懂足球、又擅長法規的“復合型人才”。
張劍上任,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彌補足管中心政策法規方面的不足”。基于中國足球混亂的現狀,總局這一次恐怕也是考慮“對癥下藥”,讓中國足球理順了再往前走。用圈內人士的話來說,“讓搞足球的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怎樣規范地去干,遠比聯賽增加多少球迷現場看球、國家隊贏幾場球重要得多?!?/p>
張劍其人
或將接替韋迪的是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張劍,出生于1966年。張劍雖然從未擔任過任何運動管理中心的負責人,但與足球還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擔任政策法規司司長期間,他曾參與了中國足球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一系列的改革,還多次隨領導赴海外考察足球。
據了解,張劍系北大法律系畢業,在體育總局內部屬于年輕有為,提拔為正司級已有多年,一直從事政策法規的研究,目前還是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自2011年起,張劍多次參與了足管中心的工作,跟隨蔡振華赴日本考察過足球。之后在首屆環渤海體育法學論壇上,張劍作了《關于我國足球治理問題的若干思考》的報告。報告中,張劍提出,為何中國能做大事,卻在足球這個小領域無法做好,指出目前中國職業足球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包括制度缺失、管理失當、立法滯后、無法可依、有法不依等……這些都基于他幾次隨領導赴國外考察足球的經歷,以及自己的法律背景。
此外,去年9月張劍還帶工作組參與調研了足協的“管辦分離”。
有消息稱,韋迪留下的足管中心黨委書記一職很可能讓于洪臣接任。(本報記者 關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