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外,他不愿直面上海隊
2007年,正值當打之年的王思章突然離開了一手培養自己的上海隊,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流浪。那五年里,王思章幫助山西隊擊敗過自己的母隊,輾轉于不同的甲B球隊之間,他也曾有機會重回上海隊,但命運弄人下只能遺憾地與之擦肩而過……
回想起五年前突然出走的原因,王思章陷入了沉默,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說道:“當時選擇離開有很多原因,經濟壓力是一方面,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我當時就覺得自己在隊里的位置可以給球隊更多幫助,可能隊里在角色安排上沒有達到我的期望。怎么說呢?過去也就過去了,我也不想多說,年輕的時候會想要更好的發展,這就是人生中的一種經歷吧。”
在山西的那個賽季,第二場就是主場打上海,結果那場球王思章打得不錯,山西贏了,可他心里總覺得別扭。后來山西隊來上海打客場的時候,王思章直接和教練說不想上場,教練同意了,老板卻沒同意。那場球最終是山西隊輸了,王思章甚至遭到了老板的責怪,他的心里開始萌生出不愿再代表甲A隊打上海隊的想法。
那個賽季結束后,王思章自動回到上海隊備戰全運會,跟隊訓練了整整一年,卻一場比賽也沒有參加。2009年王思章在參加完全運會后開始和上海隊談留隊的事,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他認為自己一定能留下,但由于種種原因王思章沒能如愿。在接到廣東自由人拋出的橄欖枝后,他決定繼續在甲B征戰。“我并沒有刻意選擇去甲B這樣一條輕松的路,只是那時候我各方面壓力都比較大,當有個球隊重視你的時候,你會選擇偏向它。”
在甲B聯賽打了那么多年球,王思章最大的收獲就是對自身的要求更高了。“甲B聯賽的運作還不夠職業化,他在訓練設施和醫療保障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如果你想在甲B打得更好一點,必須對自身要求更高。”正是因為這份自制力,讓王思章等到了重返CBA的機會并將它牢牢地抓住。
回大鯊魚,不經意間創造了歷史
對家人的牽掛和內心深處對上海隊的眷念,讓王思章最終決定不再漂泊。2011-2012賽季結束后王思章再度和上海隊有了接觸,在那之前他有將近大半年沒有比賽、沒有訓練。王思章不好意思地小聲說:“胖了十幾斤。”
王思章在去年3月份開始跟隊訓練。除了熟悉的隊員們,其他的一切都需要王思章重新去適應。“陌生的感覺還是挺重的,姚明接手之后整個運作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整個體系和風格也要重新適應。”
對于王思章的回歸,上海隊表現出了充分的耐心和包容,一切似乎都是那么順理成章:正好球隊的2、3號位缺人,需要像王思章這樣的隊員,他自己也覺得自身競技狀態保持得不錯,可以適應上海隊的體系。但現實與王思章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不提漫長的恢復期,單是在球隊真正決定簽下他之前長達八個月的試訓期就讓他心里無法接受。“我當時畢竟很久沒有練過了,需要一個恢復,但是恢復期長短卻無法確定。其實我特別想找一個大學或一塊場地,自己練得特別棒以后回來說:‘你看吧,我就這個狀態,試訓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你要留就留,不留的話你也發個話我就去其他隊試訓了。’但當時訓練條件不允許。”客觀條件的限制讓王思章無法在短期內找回狀態,所幸上海隊非常理解他,給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訓練環境。想起那段日子,王思章特別感謝了俱樂部和姚老板,話語里充滿了感激。
在跟隊訓練的那八個月里,王思章既需要盡快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重新適應球隊的訓練體系,還要和隊內的年輕球員競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回想起那段練到渾身酸痛的日子,他臉上的表情卻是懷念和享受。“我喜歡這種感覺,這說明你的身體還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還能不斷的進步。如果我現在還能練到渾身酸疼,我一樣會很開心,這說明我現在的狀態還有提升空間。”
八個月之后,王思章成了上海隊最后一名確定下來的新賽季成員,也成了目前為止第一個從CBA聯賽去了甲B聯賽,又再度回到CBA聯賽的球員。提起這個“第一”,王思章一臉意外,“啊?有嗎?”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一個歷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