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舉重、體操、射擊,一直是中國體育四大王牌項目。“四大天王”經常占據中國體育代表團金牌總數的半壁江山,在倫敦奧運會也不例外,跳水6金、舉重5金、體操4金、射擊2金,四大項是38金的核心力量。
金牌“縮水”意料之中
“四大天王”在倫敦掠下17金,然而在北京奧運會這個數字是29,乍看似乎“縮水”不少。但考慮到北京的東道主優勢,尤其對跳水、體操等打分項目的影響,也許對比雅典奧運會更有參考性。四大項在雅典共拿到16金,倫敦與其相差無幾。
中國跳水隊在倫敦收獲6金。雖頻頻在世界大賽上演包攬金牌的好戲,但夢之隊在奧運會上還從未圓過包攬夢。從悉尼奧運會后,國際泳聯規則一次次調整,國外選手開始瘋狂上難度。曾經,中國跳水隊以難度大著稱,現在,難度反而成了我們的弱點。倫敦奧運會上,秦凱和羅玉通靠幸運之神青睞才拿到男子雙人三米板金牌,因為他們的難度低于對方很多,如果雙方是相同水平的發揮,金牌將拱手相讓。
中國舉重在倫敦收獲5金2銀,平了參加境外奧運會的最佳紀錄。其中女舉4人參賽拿到3金,保持極高奪冠效率已成中國女舉一個標簽;男舉在69公斤級和77公斤級都登頂優勢巨大,對中小級別的統治力再次彰顯。呂小軍和周璐璐還打破三項世界紀錄,為中國力量在倫敦的爆發錦上添花。然而男舉56公斤級吳景彪被朝鮮黑馬逆襲,女舉53公斤級周俊三舉無成績,都是中國舉重前所未有的現象,必須警醒低估對手實力和自身準備不足帶來的教訓。
面對傷病與裁判雙重因素,中國體操隊在倫敦奧運會收獲4金3銀1銅,仍占據金牌榜與獎牌榜首位,再一次證明了隊伍的實力。但縱觀比賽前期的陣容難出、傷病陰影,奪獎過程一波三折。男團雖實現絕地反擊摘得金牌,但就難度而言已經不占任何優勢。除男團外,中國體操隊其余三枚金牌來自鄒凱的自由操、馮喆的雙杠、鄧琳琳的平衡木。單項的金牌爭奪差距都在毫厘之間,中國選手雖有明顯優勢,還要具備超穩定的發揮才行。
中國射擊隊在倫敦收獲兩金,排名金牌榜第四。總體來說,老將和新人在本次奧運會上發揮都不算穩定。老將只有郭文珺一人實現了衛冕,年輕的易思玲雖拿下首金,但她在倫敦周期開始時已經成名。朱啟南只在男子50米三姿名列第六,杜麗在女子50米三姿無緣決賽;年輕隊員中除喻丹、丁峰有不錯表現外,其他人均未發揮真正水平。另外,中國射擊中的一些傳統弱勢項目,比如男子步槍臥射、男子三姿、男子飛碟等依然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