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深圳12月27日體育專電 27日,深圳市審計局發布了《關于深圳大運會財務收支及場館建設項目審計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舉辦大運會共投入資金139.96億元,而大運會收入合計則為12.17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為舉辦大運會投入的資金共計139.96億元,其中用于大運會運行與保障支出44.90億元,場館建設支出75.20億元,配套項目支出19.86億元。資金來源包括深圳市及所轄各區財政110.65億元,大運會執行局組織的市場開發、門票銷售及捐贈等收入12.17億元,企業資金投入17.14億元。
開閉幕式、火炬傳遞、競賽組織、賽事服務、賽會志愿者、賽事保障等大運會運行與保障支出共計44.90億元。其中:開閉幕式創意、組織及實施等支出3.37億元;場館通用物資及競賽器材購置、賽事組織、測試賽等支出7.08億元;火炬傳遞組織、服務、宣傳與實施等費用0.43億元;大運村設備和家具等物資購置、運動員及隨行官員住宿餐飲、文化交流等服務支出2.86億元;場館安檢設備租賃、檢驗檢疫、海關查驗、消防、安全保障等賽事保障支出8.53億元;賽會志愿者招募、培訓、組織運行等支出1.45億元;大運會主媒體中心運行、賽時電視轉播、光纜租賃鋪設及媒體服務等支出5.11億元;大運會國內外宣傳推廣、會旗會徽會歌創作、校長論壇及大運會主題活動等支出5.41億元;賽事交通保障、興奮劑檢測、食品安全及醫療衛生等服務支出7.71億元;2007年以來大運會組委會及其執行機構、各賽區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經費2.74億元;賽事期間免費公交服務補貼0.21億元。
深圳大運會共使用63個場館,其中政府投資新建、改(擴)建及臨時搭建場館61個,企業投資新建場館1個,企業現有場館1個。場館建設支出共計75.20億元。政府投資建設的61個場館計劃總投資66.11億元,實際支出58.06億元。其中:新建場館20個,支出52.80億元;改(擴)建場館31個,支出4.29億元;臨時搭建場館10個,支出0.97億元。而企業投資新建的深圳灣體育中心,尚未完成項目決算,按大運會實際使用場館分攤的項目概算17.14億元計入大運會支出總額。
而與大運會賽事直接相關的配套設施、專項設備、場館室外工程、場館周邊燈光與綠化工程等項目共26個,計劃投資總額22.98億元,實際支出19.86億元。
而截至2012年9月30日,大運會收入合計12.17億元,其中:市場開發收入11.29億元,門票銷售收入0.58億元,參賽費等其他收入0.23億元,捐助物資折價收入0.07億元。
公告專門列舉了深圳大運會重要事項組織及開支情況,其中開閉幕式共支出3.37億元,火炬傳遞支出0.43億元,志愿者招募培訓、組織運行等相關支出1.45億元。截至2012年9月30日,賽后資產處置領導小組已處置大運會資產517批次,處置資產價值4.67億元。已處置資產中,直接抵扣相關行政事業單位購置經費支出及學校和醫院等單位開辦費支出3.10億元,其余1.57億元資產留給各區相關場館使用及捐贈給民政福利機構。
此外,審計還發現,深圳大運會存在部分項目未嚴格按照預算執行;部分項目未按規定實行集中采購,自行采購程序不規范;個別物資使用率較低,個別贊助資源配置不合理;部分項目建設管理不善,造成投資增加;部分工程結算不實,偏差率超過5%等五類問題。(記者 趙瑞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