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輪CBA比賽詭異的“一分球”事件,把籃協推向了風口浪尖。在本周三吉林主場對陣東莞的第三節,東莞外援海斯利普投進一個三分球,但現場大屏幕卻匪夷所思地只給東莞隊加了一分,這讓東莞教練組異常不滿。三分變一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還原現場 錯把之前的犯規記成得分技術臺“偷懶”未及時更改
事件發生在第三節剛開始,海斯利普投進三分球,技術臺只給東莞隊加上了1分。此時,東莞教練組立即發現了這一異常變化,在成功防下對手的進攻后,他們向技術代表提出抗議。為了能更方便地溝通,東莞特意叫了暫停,主帥戈爾和領隊李群上前和裁判爭論起來。不過即便如此,直到暫停結束后,技術代表也沒有給出一個說法,2分似乎不翼而飛。
“其實總分是對的。之前孫桐林(東莞球員)有一個犯規,技術臺卻莫名其妙給東莞隊記上了2分,可能是工作人員懶得減分再加分了,所以后面補了1分。”昨日,時報記者聯系了當天在現場的同行,來自《東莞日報》的張予。據他介紹,或許是當時場上形勢太過緊張,吉林主場技術臺的工作人員給東莞隊“錯加”2分后,雙方都沒看出來,這也為隨后的“一分球”埋下了伏筆,“從孫桐林的2分,一直到海斯利普的3分球,差不多中間間隔了兩個回合的攻防。不過總分沒有記錯,而且東莞贏了比賽,最后他們也沒有再追究此事。”也就是說,技術臺工作人員在長達1分多鐘的時間內,沒有對“異常加分”做出任何形式的更改。
事后回應東莞:應提前解釋避免誤會籃協:必要時會處罰并換人
昨日下午,東莞領隊李群對外解釋了當時的情況,這和東莞跟隊記者的觀察一致。李群表示:“技術臺有時在加比分的時候不小心碰了那按鍵,這都可以理解,只要總比分的統計上對比賽結果沒有造成影響,這就不是什么大問題。當然,如果當時技術臺能夠提前給我們解釋清楚,先給我們減去2分,然后再給我們加上3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誤會。”
這已經不是CBA技術臺第一次出現有爭議的判罰了。在本賽季第5輪稠州主場124比126輸給廣東的比賽中,廣東在24秒鈴響之際將球砸到了籃筐上,但義烏主場的技術臺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沒有及時摁鈴,這給主隊球員造成了防守成功的錯覺。最后,王仕鵬投進三分準絕殺。
針對各賽區技術臺屢次出現的失誤,籃協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關于技術人員的管理,他們一直采取培訓上崗的方式,而在比賽過程中,技術代表也會對技術臺的工作進行監督,“如果確實出現了重大失誤,是設備問題立即換設備,是人員出現問題,籃協會進行相應的處罰,必要時候換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