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備戰11月開賽的CBA,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組織的CBA球員體能測試21日至23日在河北省秦皇島進行。體測共10項,包括5項技術測試和5項身體素質測試,其中,折返跑是“必須達標的項目”,同時也是令許多年齡較大或者體重較大的球員比較頭疼的項目。各球隊都擁有一個免測名額。據籃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介紹,體測是在去年恢復的,此前有6年沒有該項目,重啟體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在身體方面的差距。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球迷乃至媒體,在三大球項目上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思維:主管部門不作為,肯定不行;主管部門有措施,那么一定是違背職業規律,是亂命。
就說這次籃管中心搞的這個體能測試,弄得怨聲載道,不少球迷、媒體罵籃管中心不按職業化規律辦事;還有球員和俱樂部抱怨此舉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甚至還拿出了當年足協搞體測來證明,體能測試這種東西,是過時不符合規律的。
CBA體能測試,從操作角度上來說,確實是沒有做到面面俱到,今后也必須進行調整。只是,大家似乎忽略了,測試的這些項目,不過是職業球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休賽期內,保持自己的體能和競技水平,難道不是職業球員應該做的嗎?中國球員自律能力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不要以為常態就是理所應當。
白巖松的評價是:用計劃的手扇市場的臉。此話有幾種理解,可以這么認為:市場搞不好的事,用一下計劃手段又何妨?
反對聲音
有俱樂部投資人表示:“說到底,球員有沒有能力打職業聯賽,還是應該交給俱樂部決定。”
巴特爾:“央視直播折返跑測試,這不是讓讓我們這些老同志丟臉嗎?”
上海隊主帥帕納吉奧:“就算科比來了,也可能無法達標。”
籃球評論員楊毅:“制定體測規則的人不是十分懂籃球。一刀切解決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問題不是惟一的辦法,光靠體測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身體素質不太現實。加強運動員的競爭機制,這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
網上調查
約半數網友認為體測有必要
新浪調查了網友對CBA體測的看法,66.2%的網友認為體能測試有必要,因為CBA隊員體能和場上表現有必然聯系,但在關于CBA體測制度是進步還是倒退的問題上,有59.3%的網友認為是“倒退”的。關于“優秀的球員是否必須有好的體能”,68%的網友認為“體能是必要條件”。
在搜狐發起的“你如何看待CBA體測”的調查中,46.57%的網友認為“體能測試,理所當然”,22.68%的網友認為“項目過多,還需調整”,27.44%的網友則認為“籃球比賽,無需體測”。
體測內容
強度投籃、運球折返8字上籃、大三角腳步移動、全場攻防技術、快速傳接球、原地摸高、臥推、負重深蹲、折返跑和沖刺跑。只有折返跑項目才是必須要達標的項目,其余均只作為數據收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