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體育訊 倫敦奧運會落下帷幕,意味著新一輪奧運周期已經開始,四年后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31屆奧運會,中國競技體育又將面臨新的“大考”。倫敦奧運會交出了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但也暴露出中國軍團的諸多不足之處。里約奧運會,中國該怎樣應對挑戰?
奪金奪牌面均縮小
跳水、射擊、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舉重是中國競技體育的六大“金礦”。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所獲51枚金牌,有36枚出自此六大優勢項目。倫敦奧運會,中國該六項所得金牌減至26枚。
奧運會上述六個項目共有61個單項。鑒于男、女舉重項目一隊最多只能參加10個級別比賽,所以,任何一家能夠參加該六項目爭奪的,實際只有56 個單項。而中國北京奧運會就拿走了36個冠軍,占該六項可參加比賽項目金牌的64%;倫敦奧運會的26冠,也已達到全部可參賽項目的46%,其中乒乓球、羽毛球還包攬了全部金牌。
中國六大優勢項目有如此杰出表現,當然可喜可賀。但“樹大招風”,金牌越集中,就越容易引起別人得注意和挑戰,有關國際體育管理組織也會通過修改規則等,促使金牌分流。所以,倫敦奧運會,上述項目奪金的難度會相應增加,中國軍團要想延續自己的有利形勢,就必需更多地開拓奪金面、增加奪金點。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所獲32枚金牌,來自14個大項、15個分項;63枚獎牌來自19個大項、21個分項;北京奧運會所獲金牌,出自14個大項、16個分項;100枚獎牌出自20個大項、26個分項。
倫敦奧運會,中國所獲38枚金牌,出自11個大項、13個分項;88枚獎牌出自16個大項、20個分項,較之前兩屆奧運會,奪金面、奪牌面都有不同程度萎縮,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奪牌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競技體育的基礎狀況,奪金面則取決于尖子運動員的數量和所涵蓋的項目范圍??吹贸鰜?,今后四年,中國需要在強化基礎、培養尖子兩方面下更大功夫。
重整旗鼓收回“失地”
倫敦奧運會,中國游泳、田徑、擊劍、帆船帆板都贏得了金牌。游泳一下收獲5金,創歷屆該項目奪金數量之最,而且孫楊以兩金改寫了男子無緣游泳冠軍的歷史。在劉翔受傷的情況,陳定奪得男子20公里競走金牌,成為中國奪得奧運會冠軍的第二位男子田徑選手。擊劍連獲兩枚金牌、徐莉佳奪得帆船激光鐳迪爾級女子單人賽冠軍,都讓人為之振奮。
不過,中國也失去了柔道、射箭、摔跤、賽艇、皮劃艇幾項北京奧運會已經獲得金牌的“制高點”,有些項目輸得還十分可惜。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國應該總結前面的經驗和教訓,更充分得利用、調動這方面的力量,力爭收回“失地”。
從1992年女柔首次進入巴塞羅那奧運會,到2008年共五屆奧運會,中國女選手每屆奧運會都染指柔道金牌,女子最大級別更成為她們的傳統領地,五屆奧運會四次折桂,其中包括佟文北京奧運會獲78公斤以上級金牌。
倫敦奧運會,佟文依然實力最強,遺憾得是半決賽卻大意失荊州,輸給了后來奪冠的古巴選手奧爾蒂斯,最終僅拿到一枚銅牌。中國女柔的最好成績,為徐麗麗63公斤級的一枚銀牌。北京奧運會78公斤級冠軍楊秀麗,也只獲得第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