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福建中鋒王哲林落選中國男籃奧運名單,引來議論紛紛。不少圈內人士均表示,或將成為中國男籃內線支柱的王哲林,成了本屆國家隊太過保守、過于看重小組出線的犧牲品。
根據籃管中心的說法,中國男籃的這份奧運名單,就是圍繞“一大四小”的戰術打法所選定的。因此,國家隊將更多機會留給了前鋒線,在中鋒位置上僅選取了王治郅、易建聯和張兆旭3人。
王治郅與易建聯的地位無可撼動,而拿張兆旭與王哲林相比,兩人可以說各有特點。王哲林進攻天賦過人,但防守能力不足,與張兆旭存在一定差距,鄧華德就曾多次指出他的防守弊病。相比之下,張兆旭是鄧華德之前在上海隊執教時引進的愛將,身高優勢及籃板防守能力讓老鄧更為放心,也更符合球隊力保“小組出線”的防守戰術需要。
不過,外界仍對王哲林的落選表達了遺憾。畢竟,以往幾屆大賽,無論是姚明、易建聯,還是陳江華,都在王哲林這樣的年紀入選過國家隊陣容。已有不止一位圈內人士表示,在18歲的王哲林身上,看到了當年姚明的影子,“大王”甚至在左右手的進攻能力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缺席這一屆奧運會確實可惜。(記者 許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