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松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寶安體育場除專門設立親子家庭觀賽區外,寶安區10多所學校的孩子們也得到了免費入場觀看深圳紅鉆與哈爾濱毅騰的足協杯比賽的機會。3000名孩子在看臺上穿著球衣、拉開橫幅、敲響助威棒,聲勢絲毫不亞于旁邊看臺的“大球迷”。兒童節的寶安體育場,童聲嘹亮。
15個月的琪琪: “叔叔再見!”
只有15個月大的琪琪是記者昨天在寶安體育場看臺上找到的年紀最小的球迷,父母用嬰兒車把他推進了球場。“他爸爸就是個超級球迷,琪琪還沒滿一歲的時候,就開始陪著爸爸在電視機前看球。”琪琪媽媽表示,兒子還沒學會走路時,就喜歡用腳踹足球,學會跑后,足球更是成了他最喜歡的玩具。昨天琪琪的臉上還留有在家里玩球時摔倒留下的傷疤。
盡管在同齡的孩子里,琪琪已經算資深球迷,但琪琪媽媽表示,這還是兒子第一次到現場看球。“來到這樣的環境下,看到這么多人,這么熱鬧的場面,琪琪非常開心。以后肯定還會經常帶琪琪來看球。”
記者的采訪并未打算結束,但下半場開場哨已經吹響,剛學會說話的琪琪對記者說了聲:“叔叔再見!”然后扭頭轉向球場,顯然他并不愿意記者的采訪打擾了他看球的興致。
12歲的鄧嘉玲:“去游樂場不如看足球”
就讀于上芬小學6年級的女孩鄧嘉玲穿著一身黃色的球衣來到看臺,已經踢了3年球,而昨天也是她連續第二次在球場邊度過自己的兒童節,“兒童節學校放假,很多同學會選擇去游樂場玩,但我覺得不如來看足球更加快樂。”
“我在學校是踢后衛的,我很喜歡這個位置。”鄧嘉玲并不能說出幾位紅鉆球員的名字,但卻非常欣賞客串中后衛的加瓦農的表現,“我覺得他踢得很好,很穩定。”
與鄧嘉玲穿著同樣球衣一同來球場的還有30多名女孩,她們都是寶安業余體校的女足球員。帶隊的李教練表示,這些孩子都是寶安區最出色的小女足球員,從2年級到6年級的都有,“她們平時都在各個學校踢球,寒暑假和周末才到體校訓練,明天她們還會去廣州踢一場青少年比賽,整個兒童節假期,孩子們都會在足球的伴隨下度過。”
10歲的周光正:“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10歲的周光正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平時在學校就喜歡踢球的他,昨天在爸爸的帶領下,第一次走上了職業足球比賽的看臺。
“深足搬來寶安體育場后,離我家和學校都很近,我很早就想來看球了,但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或者因為學習,都錯過了,今天爸爸專門請假帶我來球場看球,對于我來說,算是最好的兒童節禮物了。”對于周光正來說,兒童節唯一的遺憾是媽媽沒能一起來球場,“本來媽媽答應我一起來的,但臨時有事,只有我和爸爸來了。下次來球場,我一定會帶上媽媽。”
請假陪兒子看球,周光正爸爸覺得非常值得,“平時工作很忙,基本沒時間陪孩子,這次特意請假過來,我覺得是一次非常好的親子活動。”
球賽為孩子改期
昨天的足協杯第二輪深圳紅鉆與哈爾濱毅騰的比賽原定于在6月2日晚上進行,但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歡度兒童節的選擇,比賽被改期到6月1日下午5時開球。
據統計,由于深圳紅鉆對陣哈爾濱毅騰的足協杯第二輪比賽對孩子免費,共有3000名孩子走進寶安體育場。除寶安區部分學校有組織地由老師帶領孩子們來看球外,還有數百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現場,親身感受職業足球的激情。
比賽結束后,寶安體育場放出“請各位家長帶好自己的孩子,依次退場”的廣播,一群身穿西班牙球衣的孩子還走進球場拍照留念。六一節的足球場,孩子們是絕對的主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