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鄭州柿園水廠。平流沉淀池里的水是黃河水和丹江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的。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張英/文 劉棟杰/圖)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半個月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一汪清渠,途經1432公里,抵達京津。
當渠兩岸受水區的人民,為新的水源歡呼雀躍,為丹江水的甘甜由衷點贊時,網絡上傳出一些雜音,甚至“泥沙俱下”,企圖把一汪清水“攪渾”。一時間“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即失敗”的論調甚囂塵上。
謠言止于真相。東方今報記者重返渠首、干渠、水庫、水廠,讓調查沉淀“泥沙”,用事實“澄清”真相。
流言“泥沙俱下” 現場一汪清波
2015年1月27日中午,天欲降雪,南陽淅川縣陶岔渠首,一邊連著丹江口水庫,一邊是南水北調輸水干渠,渠內清波蕩漾,渠水舒緩流淌,水質清澈,幾可見底。
而此前一個月,南水北調中線剛剛開通之際,一種論調在網上、在線下流傳,稱“泥沙沉淀已經毀了南水北調中線”。
言論稱:汛期后丹江口水渾濁,攜帶大量泥沙,水位一漲起來,就馬上放水進入干渠,并關閉各處閘門,名曰進行充水試驗。讓整個干渠成為一潭死水,丹江口的渾濁汛期洪水,有幾個月時間在干渠里充分沉淀,成為泥漿河底。“這個錯誤的決策,不幸已經徹底毀了整個南水北調中線”。
這種論調出自一篇署名為“馬可安”的文章,發表在國內一著名網絡論壇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對此觀點進行了駁斥,王浩回應:說丹江口水庫及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干渠有“泥沙問題”是“無稽之談”。
王浩解釋,長江本來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約為1公斤。漢江又是長江最大支流,比長江的含沙量還低。特別是近年來,陜西安康、商洛、漢中等地大力推進水土保持,使得漢江含沙量再次減少。
漢江匯入丹江口水庫后泥沙會進一步沉淀,再加上中線工程取水口是從水庫表層取水,而輸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襯砌,也就是俗稱的“硬底”,最后進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說“極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積的問題。
望著一汪清渠,以及干凈如新的渠底,東方今報記者只想問,“馬可安”在寫“泥沙沉積和泥漿河底”時,有到渠首或干渠親自看一眼嗎?
2000人專業護水隊守護“清水缸”
1月27日,26歲的邢鵬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陶岔干渠旁巡視,他們是陶岔渠首護水隊的工作人員。2013年8月,淅川縣專門成立了護水隊,邢鵬已在這兒工作了一年半。
邢鵬的任務,就是清理渠上的雜物、漂浮物。隊里都是年輕人,平均年齡不過25歲。邢鵬說,每到周末,都有不少來自北京的游客,專程趕到這里,看看給北京供水的“水龍頭”,他們都說“陶岔龍頭開,南水北上來”。
汛期的時候,邢鵬他們比較忙碌,有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時,干渠上會有不少漂浮物;而現在正值冬季,渠面上漂浮物很少。
像邢鵬一樣,淅川縣護水隊共有2000多名成員,保衛著河南、河北、京津等沿途受水區的“大水缸安全”。
漂浮物看得見,水質變化肉眼難看見,咋辦?陶岔渠首處岸邊有一個水質固定監測站,全天候24小時監測水質,一旦發現水質的變化,工作人員就會做出相應的措施,像這樣的監測站,中線工程一共有30多個。
此外,關于水質保障,東方今報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兩個“封閉”,一個是環境封閉,水渠兩側都有綠色的防護網;另一個是水體封閉,就是整個南水北調的水體是完全封閉的立交設計,不與沿線河流、溝渠等發生接觸,避免交叉污染。此外,總干渠兩側還劃定了水源保護區并進行生態建設,在保證渠道水質的同時,也確保沿線河道泥沙不進入總干渠。
平頂山對“南水”的殷殷感激
對于半年多前那場干旱,何超記憶猶新,他是平頂山白龜山水廠副廠長,曾在2014年夏旱時,親自到丹江口水庫取水救急。他說,平頂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益的第一個城市,還沒正式通水就先受益了。
2014年夏旱,平頂山旱情全省最重,63年來,平頂山人民第一次為如此缺水而發愁。白水山水庫兩次動用死庫容,水位下降到97.5米,水庫面積縮減為24平方公里,僅為常年的三分之一。
那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充水,但尚未正式通水,相關部門決定,為解決平頂山市人民用水難題,分兩次向平頂山輸水5000萬立方米。
“現在,白龜山水庫里補充的就是丹江水,今天(1月27日)的水位已達到100.2米,還在一點點升高。”何超說,上個月計劃充水1500萬立方米,1月計劃為2000萬立方米。
“丹江水和白龜山水庫里的水,一樣干凈,一樣甜。”60多歲的平頂山市民秦尚武說,白龜山水庫的水質,是河南省內數一數二的,他給記者看自家的電水壺:“你看,我這電水壺用了三四年了,底兒上幾乎沒有水垢。”
“去年平頂山遭遇60多年不遇的大旱,多虧有南水北調的丹江水來救急啊。”秦尚武說。
在平頂山水質監測中心主任單明斌看來,中線北上的丹江水,品質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白龜山水庫的源水。鈣鎂離子僅有130毫克/升;硫酸鹽含量僅為33毫克/升;氯離子為6.6毫克/升;常規情況下這些指標均低于白龜山水庫源水的指標,“水喝起來口感更‘軟’,更甘甜。”單明斌說。
那些質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體渾濁、水質遭受污染的網友、“專家”,可親自鞠一捧丹江水,摸著心口親自嘗一嘗,水質到底怎么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