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4日07:29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在鄭州一處寫字樓下,密集停放的共享單車把非機動車道擠得只剩一米多寬
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攝
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
近期,鄭州加大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力度,前腳剛約談共享單車企業,要求各企業在APP上標注可停放區和禁停區、試點“電子圍欄”,后腳就公開征求意見,首次明確企業和騎行人各自的職責。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已經開始測試自家的禁停區,此外,也有企業為了鼓勵用戶按規停車,上線了停車推薦點功能。
要求
9月底前,鄭州多個區域要設立共享單車電子圍欄試點
8月17日上午,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和各區、管委會城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約談了多家共享單車企業。
約談會上,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8月15日起鄭州不再接受新的共享單車企業進入市區運營。此外,要求各共享單車企業運用電子地圖等技術,通過手機APP,標注可停放區和禁停區,提醒引導用戶將自行車規范停放方可結算。9月底前在市區交通秩序嚴管示范路及路口、火車站地區、省人民醫院周邊、鄭大一附院周邊、紫荊山立交橋周邊等區域,設立共享單車電子圍欄試點。
電子圍欄,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芯片信號發射覆蓋技術,可以劃定一個無形的圍欄,由藍牙發射器發射信號,與共享單車連接,將位置通過衛星測繪上傳到系統之中,只要共享單車的智能鎖同時采用雙模式定位,就能判斷單車是停在了禁停區還是推薦停車區內,進而通過懲罰和獎勵手段,達到規范停車的效果。
進展
多家共享單車企業正在測試禁停式電子圍欄
河南商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多家共享單車企業正在測試禁停式電子圍欄。有企業表示,可以接受第三方出來牽頭。
哈羅:“讓不文明用戶用不了車”
哈羅單車鄭州城市經理王樂樂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該公司正在測試禁停區的精度、用戶方便程度,準備在包括二七廣場在內的十五個區域上線。
哈羅單車負責禁停區項目的陳姓工作人員表示,禁停區的規劃,一方面根據政府要求,例如鄭州東站等交通樞紐,會在距其100多米的范圍內設置禁停區;另一方面他們會考慮停車區域的容量,除去常量用車數量,其余地方都會設成禁止停放區。
如何禁停?王樂樂說,當用戶第一次把車停在禁停區后,將受到短信提醒,如若不改,將會啟動處罰措施,按照規則扣除用戶信用分,當信用分扣除到一定程度時,將凍結賬戶,“讓不文明用戶用不了車,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亂停亂放問題,要承擔一些用戶流失的代價。”
此外,王樂樂表示,做禁停區是電子圍欄的第一步,而設置停放區可能也會出現新的問題: 各(共享單車公司)做各的(電子圍欄)會比較亂。“有關部門牽頭,再進行調整,讓技術對接也是可以的。”
摩拜:設立推薦停車點,目前推薦停車點已有200多個
河南商報記者從摩拜獲悉,今年春節后,摩拜單車已在鄭州設立了200多個推薦停車點,并在APP地圖頁面以藍色“P”字樣標注。
摩拜單車河南區域的工作人員白云飛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摩拜單車已在鄭州上線城市運營區域電子圍欄,其中二七區與金水區分布較多,騎行超出運營范圍的用戶,在停車關鎖時將收到短信提醒,請他將車停進運營范圍,否則將收取調度管理費。
此外,白云飛表示,摩拜在鄭州正積極規劃禁停區,規劃好后,用戶能在摩拜單車APP查看到灰色禁停區范圍。將車輛停放在禁停區內的用戶,首次會收到短信等提醒,第二次違停則會被收取調度費,多次違規停車將影響后續用車。而停放區的設置,牽扯到很多部門,規劃上都需要溝通,他們會用自己的技術實現,目前正在推進中,但若政府提出了相關建議,也一定會積極配合。
青桔:線下有完備的運維團隊
青桔單車一名王姓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在鄭州已經搭建了完備的運維團隊,將按區域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確保車輛擺放整齊有序,對車輛熱點區及時介入,確保道路暢通。
目前,他們正在積極研發電子圍欄技術,并已進行小范圍的內部測試,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排查解決,車鎖也進行了升級換代,待測試結果準確度達標以后,會在青桔單車運營城市落地使用。
ofo:保密
河南商報記者也采訪了ofo單車,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在積極配合城管部門的工作,按照要求積極推進。
談到具體內容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暫時還不方便透露,因為“需要跟總部的技術對接,比較麻煩”。此外,她還說:“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每個城市情況不一樣,現在全國都在推進,所以需要時間。”
尷尬
鄭州已有單車管理平臺,一年多來都沒共享單車企業入駐
據知情人士透露,鄭州市交運委曾建議公交公司,可以發揮優勢,建一個共享單車管理平臺,幫助管理鄭州共享單車秩序。2017年4月20日,鄭州市公交總公司與鄭州天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推出共享單車管理平臺“單車之家”。
該平臺可以理解為停放區式的電子圍欄。不同企業的共享單車均可以停放,再由平臺進行集中管理。平臺投放市場后,能解決20萬輛單車的亂停亂放問題。
那時候,哈羅單車、青桔單車尚未入鄭,酷騎還沒有出現退押金風波,紅、黃、綠三足鼎立。
可惜的是,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并沒有單車企業入駐。知情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該平臺屬于公益性質,不以營利為目的,共享單車企業想要入駐,只需要給一些維護費用,能讓設備運轉就行。
然而,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多次談判后,該平臺與共享單車企業的合作并沒有談成。
一名共享單車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入駐該平臺以后,要對用戶進行收費,“不想讓用戶負擔太多不必要的費用。”
知情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除了規劃方面的原因外,企業入駐平臺之后,要接受平臺的管理,而共享單車企業不想泄露單車的投放量、使用頻率等數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