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1日08:11 來源:鄭州日報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獲悉,2018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也隨之啟動,今年我省仍將籌措專項資金資助寒門新生入學報到。
按照規(guī)定,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資金用于一次性補助2018年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從家庭所在地到被錄取院校之間的交通費及入學后短期的生活費用;其中,資助標準為省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學生一律在學籍所在高中提出受助申請,受助學生名單原則上要從高中三年曾經享受過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受助學生名單中產生。
高校新生入學資助對象為省內2018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參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職)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其中,優(yōu)先資助孤殘學生、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烈士子女、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絕對貧困家庭學生、享受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發(fā)事件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和雙女戶家庭學生等。
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要求,嚴禁各地擅自調整資助標準,并且,新生入學資助款要求使用普通高中資助卡發(fā)放,如有領取資助款后不到高校報到注冊的,將被追回資助款。(記者 王紅)
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要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全覆蓋,資助政策體系本身首先要做到依法依規(guī)嚴格落實的全覆蓋。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某些環(huán)節(jié)存在漏洞和短板,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2018年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010-66097980、010-66096590,今天至9月12日每天8:00-20:00開通,這是教育部連續(xù)第14年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電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要強化落地,吹糠見米,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
記者14日從寧夏教育廳獲悉:截至2017年底,全區(qū)各學段資助學生共48萬余人次,各級財政累計安排學生資助資金6.75億元,較2016年增加1.28億元(不含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助政策體系日趨完善,確保了“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要幫助學生拓展校內外勤工助學資源,努力使每一個有勤工助學意愿的留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得到適合的勤工助學崗位。在春節(jié)前后,要通過茶話會、聯歡會、年夜飯、大禮包等多種形式,關懷慰問留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讓學生們度過一個溫馨、充實的春節(jié)。
10月11日,大河報記者從國家開發(fā)銀行河南省分行獲悉,今年我省將有48萬名學子通過生源地或高校助學貸款圓夢大學,涉及貸款金額30億元。該行作為河南省唯一承辦助學貸款的銀行,從2004年至今,加上今年的預期,累計發(fā)放助學貸款146.5億元,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71萬人,金額和人數占全國的10%,居全國首位。
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資金用于一次性補助2017年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從家庭所在地到被錄取院校之間的交通費及入學后短期的生活費用。按照規(guī)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對象為省內2017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參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職)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中新網1月22日消息,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網站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堅決杜絕將“助學金”變成“獎學金”或用“助學金”代替“獎學金”的行為。
中新網1月22日消息,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網站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堅決杜絕將“助學金”變成“獎學金”或用“助學金”代替“獎學金”的行為。
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消息,今年秋季學期起,新政惠及四類困難學子: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yǎng)學生。
今天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引領下,一項項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密集出臺并付諸實施,目前已形成“1+1+13”的政策體系,為重慶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今年秋季入學起,為幫助我省考入省外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學生在校及畢業(yè)后兩年期間為“只付利息、不還本金”的寬限期,寬限期后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息。
“低保戶新上大學學生,去教育局二樓報名,一年一萬補助。據了解,對考取大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鄭州市有三項資助政策。以上兩項資助政策詳詢請直接與畢業(yè)學校學生資助部門聯系,也可向鄭州市教育局結算資助中心咨詢。
提供返鄉(xiāng)車票,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為困難學生送去生活與學習的“大禮包”,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供社會實踐與勤工儉學的機會……據介紹,包括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渤海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開展了寒假家訪的工作,工作覆蓋面不斷拓展。
入學時,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如暫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可在開學報到的當天,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報到。其中,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