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4日09:0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歸欣本報通訊員張崇
大別山下稻蝦共養,黃河灘上遷建正忙;豫西山區,中草藥田郁郁蔥蔥,豫東平原,扶貧車間人頭攢動……盛夏的中原大地,比天氣更火熱的,是中原兒女投身脫貧攻堅的戰斗豪情。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干部群眾,深入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真抓實干、加壓奮進,推動脫貧攻堅持續提質量、上水平。
截至6月底,全省實現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55.42萬人;計劃實施搬遷的293個安置點全部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危房清零工程開工10.02萬戶、竣工8.3萬戶;全省當年累計新增扶貧貸款120.58億元,歷年累計扶貧貸款409.07億元,均居全國前列。今年上半年,全國構樹扶貧工程現場觀摩交流暨培訓班、全國推動因殘致貧家庭脫貧攻堅暨失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和托養工作現場會,先后在我省召開。
盡銳出戰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脫貧
泌陽縣設立158個黨群創業服務社,帶領貧困戶脫貧路上邁大步;開封市祥符區成立扶貧“一米團”,走村入戶宣講政策800多場,用干部多跑腿換來群眾得實惠;澠池縣段村鄉四龍廟村“老兵支書”張東堂,以患癌10年的病軀帶領群眾戰天戰地戰貧困,用實際行動向焦裕祿“對標”……中原大地,村村寨寨,風展黨旗如畫,凝聚起脫貧攻堅的最強力量。
選優派強,保障組織建設高質量。去年以來,我省對673個軟弱渙散貧困村統一派駐整頓工作隊,分兩批派出2.5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并在所有貧困村和扶貧任務較重的非貧困村建立3.89萬個村級脫貧責任組。今年以來,絕大部分軟弱渙散村已實現轉化升級,所有貧困村實現黨組織領導“全覆蓋”。
壓實責任,確保作風建設高質量。履新一月內,省委書記王國生就先后到信陽、洛陽、安陽等地調研脫貧攻堅;今年以來,省長陳潤兒多次到貧困地區走訪調研,帶頭把扶貧職責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為載體,我省向“浮、假、躁、松”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扶貧領域作風明顯好轉。
強化培訓,實現能力建設高質量。既要確保政策資金到位,讓扶貧干部“有槍有炮有彈藥”,還要提升干部能力,確保他們“瞄得準打得好,扶得見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扶貧領域干部培訓工作全面展開,已培訓扶貧干部7萬多人,年底前將對市、縣、鄉、村干部全部培訓一遍。
緊盯關鍵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全面發力
脫貧攻堅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群體,更是難中之難、艱中之艱,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聚焦盧氏、淅川、嵩縣、臺前4個深度貧困縣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我省實招硬招迭出。
今年上半年,圍繞河南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24個相關省直責任單位出臺了具體支持措施,深度貧困村較多的13個省轄市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加大對深度貧困縣和深度貧困村的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堅。
強帶弱,富幫窮,手拉手奔小康。今年以來,我省還全面展開了針對深度貧困地區的結對幫扶工作。鄭州、許昌等4個省轄市結對幫扶4個深度貧困縣,4個省直涉農單位對口聯系4個深度貧困縣,指導產業發展工作;
深化“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組織動員千家民營企業,對1235個深度貧困村實行結對幫扶“全覆蓋”;全面啟動“校地結對幫扶”精準扶貧行動,組織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53所高校,對貧困縣精準幫扶。
眾人同心,其利斷金。今年上半年,深度貧困地區干部群眾借力政策利好和各種幫扶,迸發出更強的脫貧動力,曾經的“窮山惡水”面貌日新。淅川縣“長中短”三線結合,群眾脫貧步伐越來越穩;盧氏縣金融扶貧效力日顯,群眾脫貧路上“無風險”;嵩縣依托自然稟賦和龍頭企業,特色種植和旅游產業漸成氣候;臺前縣124個扶貧車間遍地開花,群眾“掙得了錢,顧得住家”。
決戰決勝圍繞三年行動計劃狠抓落實
未來3年,歷史性地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讓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新一輪的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總攻階段。
如何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工作部署,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讓中原父老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今年上半年,在廣泛征求意見、深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我省制定了《河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為未來3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
3年內,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確保現行標準下的221.4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26.03萬農村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三山一灘”地區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其中,2018年,實現11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365個貧困村脫貧、19個國定貧困縣和14個省定貧困縣摘帽;2019年,實現7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080個貧困村脫貧、14個國定貧困縣摘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全部入住新居;2020年,實現36.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78個貧困村脫貧。
未來3年,我省將圍繞“464”重點任務狠抓落實,強弱項、補短板,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打好產業扶貧、轉移就業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四場硬仗”,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開展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扶貧助殘、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清零、扶貧扶志“六大行動”,全面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實施交通扶貧、飲水安全、電網升級和網絡扶貧、環境整治“四項工程”,加快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實現偉大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出彩;助力中原更出彩,脫貧攻堅勇爭先。
全省脫貧攻堅戰線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扶貧思想和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扎實的作風、更有效的辦法,圍繞三年行動計劃狠抓落實,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答好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首份重量級答卷。③8
去年以來,南召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吸引外地31個企業入駐,投資建設服裝加工、艾草加工等項目,帶動600余名貧困群眾就近務工致富,實現重點貧困村扶貧車間全覆蓋。
記者從河南省政府獲悉,2017年河南省實現106.2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完成了年度脫貧人口100萬的目標,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展順利,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村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指出,目前我們國家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6%,貧困村寬帶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86%。
講課結束后,孫占峰更是和陽光少年報總編輯趙穎一起坐到了孩子們中間,詢問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中鐵二十五局的善舉,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雙眸泛出淚花,也在她心里撒下了希望的種子。
記者日前來到甘肅省靜寧縣發現,王曉飛是靜寧縣余灣鄉胡同村幼兒園唯一的老師,王福琪是這所幼兒園里唯一的孩子。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經過6年努力,目前甘肅省的所有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17個插花型貧困縣的行政村、革命老區和藏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已全部建起了幼兒園。
10月30日上午,汝州市重點貧困村大峪鎮下焦村整體易地扶貧搬遷開工儀式在該村舉行,汝州市相關領導及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單位汝州市公路局等單位參加開工儀式。
鶴壁市長唐遠游帶領鶴壁市農業局、市扶貧辦等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大河澗鄉牛橫嶺村、淇縣北陽鎮北山門口村調研扶貧開發工作。
時長:04分31秒
會議聽取并討論了規劃設計單位就20個重點貧困村整村推進規劃設計方案。方案結合鄉村實施,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綠化亮化等方面做了精心規劃,繪就了鄉村的美麗藍圖。
汝州市省定貧困村蟒川鎮蟒窩村將整體搬遷。5月10日,汝州市委政法委扶貧工作隊和幫扶單位市住建局、蟒川鎮政府有關同志,到該村進行調研,對村子整體搬遷安置工作進行實地研究安排。
蘭考縣紀委監察局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勇、隊員趙大鵬二同志,從去年入駐本縣儀封鄉耿莊村以來,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收到了了上級的肯定和全村黨員、群眾的稱贊。
黨建專家建議,貧困地區更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陣地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近年來,一些地區加大對貧困村基層黨組織的財力、人力保障,激發其活力,增強基層干部謀事創業、帶領百姓發家致富的熱情。
蘭考縣7.9萬名群眾脫貧致富攻堅戰早已開始:2015年初,蘭考縣委派出115支駐村工作隊入駐全縣115個貧困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貧困村的集體經濟不少都是名存實亡的“空殼子”,無力償還這些債務。
云南省玉溪市15日在昆明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該市將確保2年內基本解決12.11萬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消除絕對貧困。“十二五”以來,玉溪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1.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的8.40%下降到2014年的5.07%,比全省貧困發生率低10.42個百分點,為全省最低;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遠高于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