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6日07:47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瞧
本報訊7月5日,《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8)》(簡稱“報告”)出版暨邁向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報告中,2017年河南區域18個省轄市工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榜單上,鄭州市以絕對優勢雄踞第一。
報告顯示,2017年河南省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88萬億元,同比增長7.4%,河南工業穩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五。值得注意的是,產品高端化成效明顯,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9.1%,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229.4%,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84.3%,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7.1%。
省社科院課題組專家認為,河南工業經濟運行整體上呈現“增速平穩、結構優化、轉型加速、質量提升”的良好趨勢。
報告對2017年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進行了綜合評價排名,鄭州市以絕對優勢,在18個省轄市中排名第一位。據悉,2017年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評價的24個指標,在指標權重分配方面,更加強調創新驅動、效益優先、綠色低碳、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經過數據處理和專家評分,從規模總量、生產效率、技術創新、生態環保、信息化應用和結構轉換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的最新排名情況。
鄭州市、洛陽市和許昌市工業競爭力綜合得分分別為92.825、79.216和79.012,處于工業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前三名的位置。
昨日,省社科院發布《河南工業藍皮書(2014)》,在對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進行評價的同時,也邀請省內學界對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提出建議,其中環保也被提及。鄭州、洛陽、許昌位列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排名前三名。河南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孫永民說,高加工、高技術、高效率、低排、低耗才是發展方向。
昨日,省社科院發布《河南工業藍皮書(2014)》,在對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進行評價的同時,也邀請省內學界對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提出建議,其中環保也被提及。鄭州、洛陽、許昌位列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綜合評價排名前三名。河南工業和信息化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孫永民說,高加工、高技術、高效率、低排、低耗才是發展方向。
6月19日,由省社科院主辦的《河南工業發展報告藍皮書(2017)》出版暨“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理論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最新發布的“2011年工業發展報告”顯示,臺灣地區“競爭性工業績效指數,CIP”排名第11位,進步 1名,但在亞洲四小龍中,僅優于香港。
2月13日,河南省社科院首次發布《河南區域工業競爭力評價報告》。《報告》以2013年河南統計年鑒中各省轄市的各項數據為依據,對18個地市工業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從中找出區域工業發展出現分化的原因,并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
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北京正式發布《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我省鞏義、新密、滎陽等9縣(市)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