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6日07:22 來源: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文圖
投入近20萬元,將一座簡易公廁改造成了豪華公廁,公廁才剛開放沒多久,就因為修路的原因要被拆掉了。昨日,有市民致電大河報反映此事,并質疑公廁的改造缺乏前瞻,造成浪費。對此,市政公司方面解釋說,他們在對公廁進行改造的時候,道路的規劃還沒形成。但在有關官方網站的公示卻表明,早在公廁進行改造的前一年多,規劃部門就已經公布了道路的規劃方案。
市民好奇:豪華公廁剛建好,因為修路又要拆?
“(公共廁所改造)花了近20萬,才建好幾個月,就要被拆掉?這錢不是白白浪費了嗎?”昨日,市民陳先生致電大河報反映說。
陳先生所說的這座公廁,位于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與西四環交叉口的東南角。從外觀上看,公廁建得非常整潔、別致,走到門口,卻是大門緊鎖,記者看到,在門口的墻壁上,寫有“拆遷停用”四個字。隔窗向內望去,公廁里面也非常漂亮,隔板嶄新,地磚光潔,比之一些星級酒店的廁所亦不遜色。公廁的后面是一片樹林,大概是因為公廁停用的原因,樹林里有不少穢物。
在科學大道的北邊,大約相對的位置,記者找到了另一座公廁,和前一座公廁一樣,門口也掛有一個“拆遷停用”的牌子。
附近的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這兩處公廁停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原因大概是西四環要拓寬改造,公廁的位置在拓寬的范圍內,所以要被拆掉。
住在附近的市民陳先生說,位于科學大道南側的這座公廁,原來是一個簡易廁所,建了有很長時間了,平時使用的人也非常多。大概在幾個月前,管理部門對廁所進行了裝修改造,據說投入了20萬元,改造后的廁所非常豪華,但是改造完成后沒多久卻又要被拆掉,陳先生對此非常不理解:如果是因為西四環修路的原因的話,那么西四環的相關規劃很早就公布了,管理部分為什么還要投入那么多錢,對公廁進行改造呢?這不是浪費嗎?
市政公司稱廁所改造時尚無修路規劃,事實上修路規劃先前一年就已公示。
6月25日下午,記者去到高新區市政建設有限公司,該公司下屬的環衛科技公司一位彭經理證實:市民反映的那座豪華公廁,以及記者發現的另一座公廁確實都要被拆掉,原因也確實是因為西四環的改造工程,一座高架橋的引橋要從公廁所在的位置經過。
彭經理說,市民反映的豪華公廁,之前一座簡易公廁,已建成很多年了。后來他們是按照市里的統一要求,在高新區范圍內對大約50個公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改造。這座簡易公廁的改造程度比較大,包括對里面的潔具、隔斷、墻磚、瓷磚、照明,還有電路、水路等各項設施都進行了更換,幾乎是從里到外翻新了一遍。彭經理證實,這座公廁的改造投入確實在20萬元左右。現在因為西四環的拓寬改造,這座公廁要被拆掉,他們也感到非常可惜。
對于市民對公廁“先建后拆”造成了浪費的質疑,彭經理解釋說,他們對公廁的改造,是在2016年年底進行的,在那個時候還沒有西四環拓寬改造的規劃,公廁在改造完成后,實際上也使用了一兩年的時間。“如果當時知道西四環要拓寬改造的話,我們就沒必要再花這個精力、時間還有資金去做這個了”,彭經理說。
然而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網站上卻看到,鄭州市城鄉規劃局早在2015年8月份就對外公示了《鄭州市四環快速化工程規劃方案》,在公示當時,省會多家媒體都對方案進行過報道,該方案中明確了“四環快速化規劃控制總寬度180米,其中紅線80米,綠化帶兩側各50米,規劃高架橋均為雙向六車道”,“西四環與北四環、科學大道、鄭上路、隴海路相交處規劃為全互通式立交”等多項具體的參數指標。該方案的公示時間比公廁升級要早一年多的時間,對此,高新區市政建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需要進一步核實情況,暫未回應。
此外,對于該路口的兩座公廁被拆除后,附近有沒有新建的公廁,以解決路人的如廁問題,彭經理表示,新的公廁需要等高架橋全部建好之后才能重新選址建設,目前暫時還沒有新建的公廁替代。
該公廁外墻分成大小不等的格子,里面栽種了海棠花、五色草等植物,對廁所進行了“立體綠化”。
鄭州嚴格按照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每平方公里4—7座公廁進行設置。2018年計劃按照每平方公里6座選址,每平方公里5座建設,新建公廁1200座。
廁所革命三年來,鄭州市區新建公廁286座,改造312座。但是,鄭州市三環以內的公廁不僅沒有上升,反而減少了。隨著道路擴寬、城中村改造的進行,僅近四年三環內拆除的公廁就有132座。
【如廁時公廁垮塌】如廁時公廁垮塌究竟是怎么回事上個廁所都差點喪命,這還不是一般的倒霉,好好的廁所怎么說塌就塌了呢幸虧消防員來的及時,大家徒手扒開廁所將男孩解救了出來。13時許,14歲的李某正在如廁時,該公廁頂部突然發生坍塌,附近居民發現后及時報警求助,隨后民警和消防官兵趕到了現場。
公廁難尋,市民自設露天廁所。鄭州市城管局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廁為移動式公廁,哪里需要拉哪里,因施工需要而遷移,等施工結束,如果需要還會再建。近幾年,鄭州街頭每年都會多出來不少新建公廁,大大滿足了居民如廁需求。
1月9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水文東巷,在外聯賓館東側約10米處,確實看到一座公廁,墻上掛有“公共衛生間”的標志,還有工具間和管理間。
四分之三的公廁不能啟用,平日里,它們又缺少有效管養,不少公廁外墻脫落,門窗損壞丟失,顯得十分破敗。高新區市政局綠化科朱科長稱,這些公廁已移交至高新區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養護,具體事情由他們處置。
11月29日中午,市民來電稱:鄭州化工路西四環向西生態廊道內有8座公廁,建好兩年了,一直沒有對外開放,有門窗和室內線路已被人為破壞,非常可惜。有的公廁內,因長期沒有投入使用,一些園林人員在里邊存放工具,有的當成了休息室;還有人將里邊的電線扯出來,給自己的電動車充電。
近段時間來,玉林市博白縣東平鎮一家旅館突然掛出了公廁收費的告示,奇怪的是,自從收費后,公廁的生意卻異常火爆,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的。
家住梁園區廉政廣場附近的一位市民反映,該廣場西南角一座公廁毀了一二十天了,一直不見有人來修理。
什么叫干一行愛一行?鄭州一名67歲的老太太用自己的行動深刻詮釋了這句話。她是一名公廁管理員,在人們心目中,公廁總是又臟又臭,但這名老太太管理的公廁卻打扮得像花一樣。
中州大道金水河西側的一處公廁因缺水停用一年多了,也不知什么原因遲遲不能正常開門。由于這處公廁停用,給市民如廁帶來了不便。
“好好的公廁,建成好長時間了,卻不能正常使用,這不是學浪費嗎?”昨天,有市民向映象網投訴嵩山南路生態廊道內多個公廁無法正常使用。
12月22日,映象網報道嵩山南路生態廊道內多個公廁無法正常使用。報道引起鄭州市園林局重視,23日下發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新鄭市龍湖廣場有一個公共廁所,從今年9月份,突然住進來一位老人,從那時開始,一群大學生經常來公廁,不是為了方便,而是為了照顧老人,她們這樣一堅持就是三個月。同學們勸說安慰無果,只得帶著老人暫時返回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