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3日08:33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主干道上亂停車且找不到車主者,交警將車拖離現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
核心提示丨7月1日起,《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正式施行。市民隨地吐痰、便溺,現場拒不整改的,將“吃”到50元的罰單。行人、非機動車違法出行、擾亂交通秩序的會受到一定的處罰,下一步將與誠信體系建設掛鉤。而在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也將會受到處罰。6月22日,《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新聞發布會召開,《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是河南省第一部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門性地方法規,也是鄭州市首次為文明立法。會上,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城管局、鄭州市交警支隊等部門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下月起隨地吐痰、便溺被發現后拒不整改罰50元
出門遛狗不拴狗繩、牽狗到公園里游逛,這些違法行為要“吃”到罰單,市民們能夠理解。但隨地吐痰、便溺這些行為雖然不文明,又為什么是違法的呢?這在《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四十五條里有明確規定,隨地吐痰、便溺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處以警告并責令當場清理,拒不清理的,處以五十元罰款。
那么如果是因為一時找不到公廁,或者臨時沒有找到垃圾箱,市民不得已出現了隨地吐痰、便溺的情況,又應該怎么處理?市政基礎設施不完善的過錯難道要轉嫁到民眾身上?對此,鄭州市城管局負責人夏莉說,他們首先要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盡量為文明條例的推行創造較完好的硬件設施條件。在《條例》貫徹落實中,他們將加快制定出臺違規養犬、生活噪音、隨地吐痰、便溺等不文明行為查處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執法辦法。
考慮到實際情況,他們目前是以宣傳教育為主,等到7月后,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理,如果市民出現隨地吐痰、便溺的情況,且拒不整改,將被處以50元的罰款。所謂整改,也就是在執法人員或工作人員的勸導下,能夠現場清理干凈,便可以不再對其進行處罰。
夏莉說,下一步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將積極配合圍繞重點路段、重點部位,特別是加強車站、客運站、機場、商場、市場、學校、醫院等人流量密集區域不文明行為的巡查整治。
據了解,《條例》涉及城市管理部門負責教育引導勸阻公民的有以下多條行為:公民從事經營活動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不得向車外拋撒廢棄物、不亂扔果皮等廢棄物、不得在公共設施上涂寫刻畫、不得隨地吐痰便溺等。城管系統各單位將號召本單位職工自覺行動,對以上行為主動上前勸阻。環衛主管部門、數字化城市管理部門號召環衛工人、市容協管員、12319采集員等群體主動履行和承擔以上不文明行為的教育引導和勸阻責任。
據介紹,他們將在媒體和有關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臺”,以輿論的力量監督和打擊不文明行為,正確引導市民行為。市民發現上述不文明行為,可撥打 監督舉報電話(0371-67170110/67172000)進行投訴舉報。
非機動車和行人有不文明行為將掛鉤誠信體系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鄭州市區的不少路口,交警部門安排執法人員對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禁行的行為進行了整治。非機動車停車越線、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上高架橋等行為,被列入違法名單,不少市民當場受到批評教育。不過,在上下班高峰期,非機動車特別是電動車駛入機動車道、闖紅燈過路口等行為還是較為普遍,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路口的交通秩序、導致交通擁堵的出現。
上述這些行為,也是不文明的體現。
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鄭州市交警部門下一步仍將繼續加強對“非機動車、行人違法”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整治力度。非機動車、行人專項整治活動內容包括非機動車(含電動自行車)闖信號、停車越線、行駛機動車道、闖禁行上高架橋、騎車帶人、逆向行駛、攔頭猛拐、搶道行駛、亂停亂放。行人闖信號、不走人行道、橫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線、有人行天橋的不走人行天橋、斜穿道路、翻越護欄等交通違法行為。
為此,鄭州市交警一至六大隊重點對轄區內重點交通路口、重點路段、各高架橋和快速路、省市黨政機關周邊、各大車站周邊、各大商圈和醫院周邊等區域,加大執法力度,對停車越線,闖信號等交通違法行為堅決予以處罰。交警部門對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的管理及教育,采取“三教育一采集”的教處一體化模式,即:體驗式站崗的感受教育、學習交通法規的法律教育、書寫守法承諾的自我教育和采集交通違法者的詳細信息并記錄在案。
無紅綠燈路口機動車要禮讓斑馬線過路行人
機動車行駛到路口,遇到橫穿馬路的情況,是否必須進行禮讓?在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如果出現行人不按信號燈過馬路,機動車也必須進行禮讓嗎?鄭州市交警支隊上述人士說,機動車斑馬線禮讓行人的整治,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
一是在有信號燈控制的交通路口,由于機動車、行人的行止都由交通信號燈分別分配了通行時間,這種情況下機動車、行人只要按燈行駛即可,機動車在有信號燈控制路口不需要特別禮讓行人。二是在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路段,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容易出現交叉、搶行,機動車一方必須禮讓行人一方。機動車在發現行人通過斑馬線時,需減速或停車,待行人安全通過后,再駛過斑馬線。
交警部門將對非機動車道、人行橫道信號燈和標志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重點解決商業區、居民區、學校等交通集聚點附近交通信號燈設置不科學、不合理問題。
在未設置信號燈的斑馬線前,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要求,交警部門將增設更加醒目的“禮讓行人”、“監控拍攝”等提示標志,視情增設斑馬線夜間發光警示設施,向駕駛人傳輸禮讓行人、文明行車的提示信息,督促形成良好駕駛習慣。
條例規定,限制種植易產生飛絮的林木、花草,并實行城市綠化永久保護綠地制度,永久保護綠地確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
省政府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丹江口水庫(河南轄區)和省轄市飲用水水源地的評估及監督考核,省轄市人民政府負責對轄區內縣(市、區)飲用水水源地的評估及監督考核,縣(市、區)政府負責對轄區內鄉鎮飲用水水源地的評估及監督考核。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將排污單位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情況納入企業誠信評價體系。
廣受關注的集中供熱分戶計量終于有了結果。條例首次明確,我省將啟動集中供熱分戶計量,根據市民所用熱量收費。業內人士告訴大河報記者,集中供熱按照熱量收費有利于降低消耗、推進節能、減少污染。
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快件丟失后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昨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貫徹實施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新修訂的《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共六章四十八條,主要規定了條例的適用范圍、節能管理和服務、合理使用與節約能源、節能技術進步和激勵措施、法律責任等。
3月3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聽取并審議了《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駕駛非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人行橫道時,未按照交通信號指示通行的,處以50元罰款;等待交通信號指示時,越過停止線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20元罰款。
近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針對寄件人隱私保護、快件丟失后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揚塵污染防治方面,《條例》明確建設單位應當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施工單位應當制定具體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并備案。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這是十九大后中共發布的首部“條例”,也是黨務公開領域的首部基礎主干法規。黨務公開的主體分為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此外還包括黨的紀律檢查機關以及黨的工作機關、黨委派出機關、黨委直屬事業單位、黨組等。
條例新增規定,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的從業人員,要執健康證上崗,否則不僅要停止相關經營活動,還可能會被處以300元~500元罰款。根據這一建議,《條例》修改為: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全的,當場登記。
這樣看來,如果河南人在外地見義勇為,得到認定但未享受到獎勵和保障,回老家河南也會得到認可,享受相應的獎勵、保障等。從明年1月1日起,該條例正式施行,屆時見義勇為的認定、獎勵、權益保障等將依照此規定執行。
12月1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河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本省戶籍人員在本省行政區外被確認見義勇為的,適用本條例,但是行為發生地予以獎勵和保障的除外。
財政部在回函中明確表示,“我國目前并未開征遺產稅,也從未發布遺產稅相關條例或條例草案。” 遺產稅是以被繼承人去世后所遺留的財產為征稅對象,向遺產的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征收的稅。
附件: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關于重新制定的《云南省麗江古城保護條例(草案)》聽證會聽證報告 (原標題:新麗江古城保護條例聽證,代表建議在維護費之外另收古城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