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6日08:23 來源:鄭州晚報
“阿富汗國家寶藏”亮相,精美文物美輪美奐
昨日上午,“阿富汗國家寶藏”展在鄭州博物館開幕。
由于阿富汗國內戰火頻頻,為保護文化遺產,這批文物曾多次轉移,直至2003年才在阿富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重見天日。自2006年起,這批珍寶開始了世界巡展之旅。而此次在鄭州博物館的展覽,則是世界巡展之旅的重要一站。
作為世界第22站、中國第4站,在外巡回展出12年的阿富汗珍貴文物鄭州展出有何意義?展覽有哪些亮點?本報記者進行了相關采訪。記者 蘇瑜 文/圖
精品薈萃 “全家福”整裝登場
據了解,這批阿富汗珍貴文物在故宮博物院及敦煌、成都已經展出過,所有展品共231件(套)。但在這三站中,有著蜂巢紋理的“大口玻璃杯”一直處于修復狀態,直到在鄭州展開幕的前一天,才在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文物修護專員阿卜杜拉的手中重新達到展出條件。
玻璃的身影在中國由來已久,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消費品,而是作為奢侈品、擺件出現。但希臘,尤其是羅馬,玻璃器數量龐大、造型精美。記者在展廳看到,公元前2~前1世紀東地中海地區的淺缽,公元1世紀東地中海地區或意大利的切割裝飾瓶,公元1~2世紀東地中海地區或意大利的鳥形小瓶,以及玻璃魚、玻璃瓶等一批玻璃器,造型別致,光彩奪目,尤其是彩繪玻璃杯、仿瑪瑙玻璃碗,即便與今天的玻璃器相比也毫不遜色。
阿卜杜拉曾在開展前的探館中介紹說,1989年這些文物在阿富汗總統辦公室展出,很多人沒有機會見到。現在它們來到鄭州博物館展出,希望鄭州人民能夠了解、關注到這些珍貴文物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從而更多地了解阿富汗文化。
同一批文物在不同的博物館展覽,鄭州站的展覽有何特色?據鄭州博物館陳列處負責人湯威介紹,這批文物之前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主題是“浴火重生”,強調的是這些文物從戰火中走出來到中國;敦煌的主題是“絲路”,展現的是絲綢之路上的瑰麗文化;成都的展覽主題是“文明的回想”。而河南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通過這個展覽,著重體現的是河南在歷史上對絲綢之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貢獻,強調河南在絲綢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金器帶有中國元素
此次“阿富汗國家寶藏”共展出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31件(套)珍貴文物,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為線索,勾勒出古代阿富汗的早期歷史進程,集中展現了古代阿富汗多元的文明圖景。帶有不同文明印記的金器、青銅器、玻璃器、象牙雕刻制品印證了阿富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印度和地中海地區商貿往來的交通要沖,絲路通衢。
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出土于蒂拉丘地墓葬群的眾多金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共發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絲綢之路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璀璨奪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奪天工的純金王冠,裝飾有多組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藝精湛的純金腰帶,足金打造的騎海豚的厄洛斯金鉤扣,以及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嵌有眾多寶石的黃金項鏈等,美輪美奐,熠熠生輝。
很多金器都帶有東方中國的元素,而來自中國的月氏則是解讀此次展覽的重要鑰匙。從某種程度上,觀眾可以一路追尋到中國大月氏的足跡。
“黃金王冠”受熱捧
此次的展品可謂件件精品,但其中的“明星展品”當屬由黃金打造的“黃金王冠”。展廳內,排隊與“黃金王冠”合影的觀眾非常多,大家都被其精美所震撼。
黃金王冠由若干片組裝而成,可以拆解、便于運輸,當時作為禮儀象征,王冠背后的故事引人注目。此外還有很多由黃金打造、鑲嵌有綠松石的精美的項鏈、首飾。黃金、寶石歷來是權力、財富的象征,集中地展示,讓觀者嘆為觀止。
作為備受國人關注的“網紅”展覽,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館長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米如何看待中國觀眾對展覽的關注和期待?
“阿富汗珍寶在成都博物館的展覽,參觀人數高達50萬人,打破了成都博物館的紀錄。不僅是成都,阿富汗珍寶展所到之處都會打破參觀人數紀錄,很感謝大家對該展覽的熱愛。”
穆罕默德館長也指出,此次展覽呈現的珍寶與阿富汗在上世紀90年代的槍林彈雨中保存下來的大量文物珍寶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彼時喀布爾深陷戰火之中,保存下來的文物現存于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這些文物不僅是阿富汗人民的財富,更是屬于世界人民的財富。”
巡展是一次特殊的國際文化接力
“此次展覽是鄭州博物館承接的首個國際級展覽。”鄭州博物館副書記、副館長郭春媛告訴記者,河南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鄭州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從古至今在文化的傳播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展出的阿富汗“國寶”,不僅體現出當地文物的價值和內涵,也體現出和鄭州、河南的深厚關系,也是此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談及未來,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表示,此次展覽只是中阿文化遺產保護與交流的開始,接下來雙方還將在文物修復、考古發掘等方面展開合作。
此次展覽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河南省文物局、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鄭州市文物局承辦。展覽將持續至7月10日,向海內外觀眾免費開放。
網紅展覽“阿富汗國家寶藏”落腳鄭州,231件(套)珍貴文物于5月25日與觀眾見面。24日,記者從承接此次展覽的鄭州博物館了解到,目前展覽的陳列已經完畢,安保就位。
特雷莎·梅定于今年7月出席北約峰會,她和其他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屆時可能會再被特朗普要求為北約防務“出錢出力”。
據阿富汗公共衛生部22日消息,當天發生在阿首都喀布爾一選民注冊站附近的爆炸襲擊事件已造成至少57人身亡、119人受傷。記者當天晚上從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了解到,此次襲擊事件暫未有中國公民傷亡報告。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6日阿富汗東部一輛油罐車發生爆炸,隨后又引發大火,造成至少2人遇難,另有2人受傷,附近40家商店被燒毀。爆炸發生后,引發了一場大火,導致附近40家商店燒毀。
據阿富汗TOLO新聞社報道,當地官員表示,有武裝人員襲擊位于南加哈省賈拉拉巴德的“救助兒童會”辦公室。“救助兒童會”是一家總部位于倫敦的國際組織,旨在為發展中國家兒童提供救助和支持等。
阿富汗記者安全委員會11日發布報告說,2017年至少有20名新聞從業者在阿富汗各類暴力事件中殉職,這一數字比2016年上升54%。
法新社援引數名達爾扎布居民的話報道,約200名外國人在一個村莊外建立營地,訓練其他人使用自殺式炸彈和鋪設地雷,附近村民已逃離這一地區。
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政府官員23日證實,藏匿在該省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日前發生內訌事件,造成至少15人死亡。
據俄塔社11月10日報道,阿富汗代理國防部長塔里克·沙阿·巴赫拉米日前表示,阿富汗已不再需要俄羅斯直升機,將接受北約國家所提供的直升機。
新華社伊斯蘭堡10月29日電阿富汗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官員28日向新華社證實,阿富汗庫納爾省副省長穆罕默德·納比27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就醫時遭不明身份人士劫持,目前去向不明。
阿富汗喀布爾新聞電視臺總經理庫拉姆·吉拉尼·茲瓦克日前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普什圖語部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共十九大必將對地區和平發展和安全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8月1日,在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市,人們聚集在遇襲的清真寺內。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官員1日證實,位于赫拉特市的一處清真寺當晚遭到極端武裝分子襲擊,造成至少29人死亡、64人受傷。
阿富汗內政部7月31日發表聲明說,位于首都喀布爾第十警區的伊拉克駐阿富汗大使館當天遭武裝分子襲擊,至少造成使館外一名警察受傷。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2日,阿富汗拉什卡爾加一家銀行遭遇汽車炸彈襲擊,導致至少20人遇難。報道稱,爆炸發生在該市的新喀布爾銀行,當時,諸多平民和政府雇員正在銀行外排隊,等待領取薪水。
圖為當地的手工霰彈槍作坊,可見已制作好的霰彈槍槍身半成品,其中白衣工人正在檢查剛做好的霰彈槍成品。圖為阿富汗當地的一個土制武器作坊,可見墻上掛滿的各種土制步槍、沖鋒槍和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