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26日07:23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線下的“共享衣櫥”實體店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記者 孫科
有人說,女人的衣櫥里永遠少一件衣服。但對于衣服,女人往往又非常善變,一件衣服穿過一段時間,就會被打入“冷宮”,再也無法得到重視。
如果有種服務能讓你不買衣服,就能擁有包括成千上萬件衣服的衣櫥,但你需要與別人共享,你是否愿意嘗試?在鄭州,“共享衣櫥”成了新趨勢。
【故事】
她每年花費1萬元
有了高大上的“共享衣櫥”
個體商戶張帆今年37歲,在鄭州打拼多年。愛買衣服的她,去年年底成了鄭州一家“共享衣櫥”實體店的會員。“我自己本來就喜歡買衣服,每年這方面的花費在三四萬元左右。”張帆說,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對衣服的品質要求不低。
“去年年底,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參觀了一家‘共享衣櫥’線下店面,感覺衣服種類多,而且質感也不錯,就辦了張會員卡。”張帆說,每年交1萬元會費,能享受免費更換19套衣服的服務。
張帆表示,自己覺得還挺值。首先,這19套衣服一年內歸還即可,基本維持了全年重要場合的穿搭。其次,“共享衣櫥”里的衣服從高端禮服到休閑裝,涵蓋面很廣,出席一些場合活動,或者準備去游玩,說出自己的需求,就會有專門的形象設計師幫忙搭配,節約了時間成本。最后,這家實體店里的衣服是自家原創的服裝品牌,品質和款式也都不錯。
最重要的是,作為實體店的會員,她“租”到的衣服都是全新的,不是“二手衣”。
【創業】
沾“共享”的光
“共享衣櫥”有了眾多會員
為張帆提供服務的這家公司,是鄭州的一家“共享衣櫥”,位于鄭州市紅專路金成時代廣場附近的一幢寫字樓內。日前,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這里。
談起為何涉足該行業,該公司副總經理馬萌說起了他們的創業史。
“其實,我們多年前就在鄭州曼哈頓做女裝品牌批發,但之后發展遭遇瓶頸期。”馬萌說,隨著淘寶等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們實體店的生意每況愈下,遭遇瓶頸。
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他們開始轉型。
“2015年,我們開始做起了免費穿衣、會員制的服務,但當時了解這種理念的人不多,所以很快就經營不下去了。”馬萌說。
“2017年,我們的總經理了解到不少女性都有‘衣櫥里總少件衣服’的困擾,再加上‘共享’的概念被廣泛接受,于是便想到了做‘共享衣櫥’。2017年10月份,我們‘共享衣櫥’線下店面正式成立。”她說。
馬萌表示,如今,他們的發展勢頭很強勁,半年時間,已經覆蓋了十幾個城市,擁有了眾多會員。
【模式】
顛覆了服裝行業
傳統的經營方式
人人穿新衣,怎能稱得上共享?馬萌說,除了有線下會員服務,他們馬上就要推出線上的“共享衣櫥”。
“線下會員根據所交年費不同(最高一年為5萬元),每年享受免費換衣的次數和服務內容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針對的是中高端消費群體。”
而線上會員的“共享衣櫥”,則更重要的是讓線下的服務“移植”到網上,讓更多中低端消費群體也體驗到“共享”帶來的資源最大化價值。
例如,線上會員只需繳納一定押金,掏很少的租金,即可享受穿衣服務。
據這家“共享衣櫥”創始人、總經理張希銘介紹,他們的衣服一般都屬于高端訂制型的,不會盲目跟隨潮流,因此,淘汰得也不會那么快。
“我們整合了設計師、工廠,擁有自己的生產鏈,打通了線下線上,既能服務社會高端女士,也能服務剛入職的都市白領,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分配。另外,‘共享衣櫥’也只是我們整個公司服務中的一個項目,我們其他的盈利點還有許多。”
【市場】
我國的服裝市場
兩年后將突破2萬億元
其實,“共享衣櫥”雖然在鄭州尚屬首次出現,但放眼全國,早就有之。2016年,就有共享時裝平臺獲得了1800萬美元A輪融資,去年下半年,還有一家線上平臺獲得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拿到該領域目前獲得的最大單筆融資。
速途研究院2017年11月發表的報告顯示,從全國服裝市場規模數據來看,2016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3559億元,同比增長9.4%。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我國服裝市場規模還將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速,到2020年將突破20000億元,巨大的服裝市場空間為“共享衣櫥”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
而這,也是鄭州這家“共享衣櫥”發展的動力。張希銘說,他們這種線上覆蓋中低端消費人群、線下覆蓋中高端消費人群的模式,已經在全國11個城市擁有了加盟店,未來3~5年,將會形成3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
【聲音】
有人擔心衣服的衛生問題
有人覺得“共享衣櫥”很方便
對于“共享衣櫥”的出現,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市民,他們普遍覺得該方式不錯,會進行嘗試,但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正方觀點
市民鄭女士:我太喜歡了,可以每天換新衣服,不要太棒。
@可愛多葉子燃在火山:這個非常好,我可以提前一周預訂好自己要穿的衣服,每天不重樣,而且胖了瘦了不合適了都可以解決。
@我選擇吃書:表示對租衣服很感興趣,因為每次買了好多衣服,超過一星期就不喜歡了。
反方觀點
市民呂女士:“別人穿過的衣服,又被放到網上,我怎么能知道這衣服是否干凈呢?衣服這種貼身的東西,還是自己的用著放心。”
市民王女士:“花萬元辦張會員卡,穿的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衣服,為何不自己掏幾千元買一件呢?即便自己不會搭配,品牌店銷售顧問可以幫忙搭配。”
市民楊女士:“女人買衣服,并不是單純的買東西,而是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到后屬于自己的愉悅感,‘共享衣櫥’并不能帶來這種感覺。”
【專家】
“共享衣櫥”是一種趨勢
相關部門應進行監管
對于線上線下結合的“共享衣櫥”,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勛坦言,在本土市場他們了解的并不多,而且也沒有發現做得特別成功的案例。“以前南方有這種模式,但可能是其他產品,他們更多的玩的不是產品,而是資金。”
張勛表示,關于服裝類行業打造“共享”概念的情況,缺少頂層設計的話,生命力也不會太長,“服裝產品本身是一種消費品,特別是對于高端服裝,產品過季特別快,現在一個款式的流行,可能十天半個月就被淘汰了。”他說,只有商品資源足夠多,才會吸引消費者,但如果商家花費大量的資金去儲備商品資源,這又和會員消費不成正比,投入大于收益,利潤點從哪里來?
不過,對于“共享衣櫥”,張勛并不是完全悲觀,他稱,共享能節約社會資源,服裝行業引入互聯網的概念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有益于行業的整體發展。
張勛建議,除加強行業自律外,相關部門還可以牽頭,出臺一定的規則進行監管監督。
盡管這讓人心動不已,但各位愛美人士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共享衣櫥的衣服衛生如何保證?”雖然共享衣櫥商家對衣服的清潔打出了“五星清潔”這樣的口號,可具體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呢?
共享經濟是一種嶄新的經濟模式,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共享,衣服畢竟不是普通的物品,共享衣櫥實在有著太多的隱患,對于這種生活方式,還是應該慎重,不能盲目追逐,忽略了安全和健康。
互聯網巨頭在網約車領域大出風頭,傳統車企也坐不住了。近日,寶馬發布消息稱,寶馬集團與戴姆勒集團簽署合約,將整合各自旗下出行服務的業務模塊。兩大車企巨頭牽手,令共享出行領域大戰升級。
3月28日,寶馬發布消息稱,寶馬集團與戴姆勒集團簽署合約,將整合各自旗下出行服務的業務模塊。兩大國外車企“巨頭”牽手,共享出行領域大戰無疑即將升級。
近日,部分共享品牌的“僵尸單車”驚現二手交易平臺。退不了押金,就搬輛車回家私藏甚至轉賣,不少追討押金無果的用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據媒體報道,近日,合肥廬陽區借助第三方公司管理平臺,在安徽省內率先啟用“智慧健身管理系統”。目前廬陽區有36所中小學的45個開放點的體育場地免費向社會開放,全區已有1.4萬居民辦理了全民健身卡并進校鍛煉。
12月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北京召開共享單車企業公開約談會,就消費者普遍關心的押金和預付金存管、車輛投放與運維等問題約談相關企業。
隨著一批共享書店、共享圖書機的出現,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刮起的“共享經濟”風潮,已經逐漸吹進了圖書行業:今年早些時候,支付寶已在全國五個城市開通快遞借書和共享書架的服務,而新華書店合肥三孝口店也試水了“共享書店”……
2016年才剛上線的共享汽車平臺EZZY,日前突然對外發布公告,稱平臺已終止服務,并已成立清算組,開展清算及清償工作。
市場的智商永遠在線,消費者更不是傻子,別把“共享”當成穩賺不賠的神器,更不要庸俗化了共享經濟的概念。
11月3日,美團點評通過內部公開信通知,將結束餐飲平臺“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項目的試點運營。這個消息一下子挑動了行業敏感的神經。
因為“國民老公”王思聰與聚美優品陳歐的一場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吃翔賭局”,讓共享充電寶被更多人所熟知。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思聰似乎要賭贏了。
雖然長沙暫未對新車投放下禁令,但摩拜等部分企業已暫緩投放新車。狂飆競速的共享單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比拼,各企業從“擺車圈地”的粗放式經營轉入更具挑戰性的精細化運營階段。
近日,杭州出現了幾百元就能將車開走的“共享豪車”。豪車共享平臺創始人周銘杰介紹,現在19.9元可以開蘭博基尼、法拉利,49.9元可以開勞斯萊斯,這是推廣期間的價格,最終正式上線的價格應該在300-600元/每小時。
8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共享充電寶來電將與支付寶合作,推出“1分錢充電1小時”活動,該活動預計9月陸續開始。相較于此前每小時一元的收費標準,“低價”活動對消費者更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