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3日07:31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訊(記者 宋曉珊)作為全國第一批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3月21日,《鄭州市2018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發布。按照 “雙四分” 要求,鄭州將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物、易腐垃圾 (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同時,“凈菜上市”、限制過度包裝、一次性用品將逐步退出星級酒店將在鄭州變現。
《方案》提到,城市生活垃圾將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四個環節”全程分類,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今年年底前,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初步形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回收利用率達10%以上。
鄭州將借鑒深圳市鹽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做法,選址籌建本轄區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并布局一處日處理廚余垃圾100噸以上的濕垃圾處理場所。各區分揀中心務必于4月底前開工建設,8月底前建成投運。
為了實現鄭州市生活垃圾循環利用,鄭州市要把 “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經濟模式改造為 “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 的閉環經濟模式。
比如,鄭州市工信委負責指導工業企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改進產品包裝、限制過度包裝, 促進生產系統內部物料的循環利用,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循環經濟工作。
鄭州市旅游局負責監督指導賓館酒店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逐步取消一次性用品,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星級酒店評優評佳內容。
此外,鄭州市園林局負責督促園林管養單位開展園林綠化可利用垃圾的收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推動有機垃圾堆肥用于園林養護。另外,還負責監督各類市場做好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利用工作,提倡 “凈菜上市”。
如果你問陳立雯垃圾回收不分類有哪些危害,陳立雯可以輕易羅列超過20條,“可以這么說,除了簡單粗暴省事,混合回收沒有任何優點。村委副書記陶付才領著陳立雯看準備設為堆肥場的土地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8月28日,在中原區綠都城小區3組智能垃圾投放箱安裝到位,接收民眾投放紙箱、舊報紙、塑料瓶等垃圾。據工作人員馬杰介紹,選擇投放垃圾之前,民眾應當把可回收生活垃圾裝袋,根據回收垃圾箱上的提示流程就可以把垃圾投進去。
據介紹,機器開始使用后,小區內每家每戶會免費獲得一個IC卡,上面有為其定制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垃圾箱口打開,之后就可以投放垃圾。
分類回收垃圾箱整體呈藍色,有4個箱體,分別用于回收紙張、塑料、金屬和玻璃等四類可再生垃圾。年內,鄭州將在金水區、鄭東新區分別布局10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鄭州航空港區、經開區、高新區、中原區、管城區、二七區、惠濟區等區域分別布局5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在廟下鎮下魯村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點里,墻上醒目的位置掛著垃圾兌換積分制度、垃圾兌付標準等示意圖。村民可以把家中儲存的和隨手撿拾的有毒有害垃圾兌換成積分,換取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垃圾分類作為體系化工程,呈現出鏈條式的遞進關系,其間最基礎也是最關鍵之處,就在于源頭的垃圾分類處理。只有個體能夠實現把垃圾的家庭化分類處理后,才能實現分類投放、運輸和集中處理。
“雞毛換糖”式的垃圾兌換除了給垃圾找到出路,還可以發揮正面倡導、潤物無聲的作用。若其成為常態并被細化到每一個環節中,居民文明素質無疑會顯著提升。
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沒有那個環節不重要,但涉及具體的執行方案,不妨更有針對性一點兒,這也算是抓重點、抓關鍵的一種體現吧。
河南綠色中原環境保護協會負責人匡潔2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垃圾分類問題,并一直將其視為垃圾減量、資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鄭州市城管局一名負責人還記得,當年市政部門還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各區市政部門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早在2010年5月,匡潔和她的團隊志愿者們,就曾在鄭州市中州大道旁的天裕小區,與物業公司一起,進行了一次垃圾分類的社區試驗。對當前鄭州的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現狀,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管理處處長薛芳禮也不認為是成功的,“行之有效的垃圾分類體系還沒建立起來”。
《經濟參考報》記者不久前在杭州潮鳴街道體東社區看到,社區內的垃圾桶分為綠色和黃色,分別用來盛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為了破解難題,杭州部分小區在垃圾分類推行后開始了垃圾分類“實名制”的基層實踐,但一開始就遭到了部分居民的不理解和抵制。
垃圾分類是垃圾處理的趨勢,要做好一方面須對癥下藥,解決現存問題,另外還有必要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此項工作自身的規律。廣州作為國家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十多年的探索,理應在這個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20多歲時,李震留美學習管理歸來從事通訊業,年收入數十萬元。放棄高收入,轉行“撿破爛”。
近日,開元路辦事處實施垃圾分類 構建綠色文明,取得成效。
收到包裹,取出商品,將包裝箱隨手扔進垃圾堆……對廣東東莞的網購達人任能能來說,這般動作輕車熟路,至于包裝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