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1日08:15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張全收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
□記者侯夢菲文王亞鴿攝影
核心提示|今年全國“兩會”的亮點之一就是首次在人民大會堂設置“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3月20日上午8時,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辦第五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共有9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這也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最后一次“代表通道”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全收“亮相”代表通道,這也是河南代表團首位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
現場
過去是“孔雀東南飛”,現在是“鳳還巢”
以“農民工司令”自稱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全收在過去20多年一直帶領農民工到沿海城市打工。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張全收回顧了這些年河南農民工打工的新變化。
“我來自河南,河南是全國第一勞務輸出大省。20多年來,跟著我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兄弟累計有200多萬。”張全收說,這幾年,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他感到最大的變化有兩點:
一是原來很多到沿海打工的人,回到了內地、回到了家鄉打工。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過去是“孔雀東南飛”,現在是“鳳還巢”。這是因為這些年中西部改革開放的力度非常大,中部崛起的速度非常快,吸引了包括富士康在內的很多企業落戶,農民工就業的機會增多了。“從2013年開始,我的工作重心就從深圳逐漸轉到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可以說我也回到了家鄉。現在經我手再出去打工的,有一半都留在了河南省內,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進一步加大。”
第二點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兄弟開始返鄉創業了。這些人在南方有的是學到了技術、有的是掙到了錢,現在國家出臺了很多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好政策,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兄弟自己當起了小老板。
建議
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盡快細化、落地
現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張全收在幫助農民工返鄉創業上都帶來了哪些建議?“代表通道”上,張全收也吐露了心聲。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里也對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具體部署,出臺了很多深化農村改革的舉措。”張全收說,作為一名農民工的帶頭人,同時也是一名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感到很振奮,相信農村的前景會越來越好。鄉村振興,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他想的最多的是怎么把過去“送”出去的農民工兄弟“引”回來。
這次兩會上,張全收也帶來了一些建議,都是圍繞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一是要建議國家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盡快細化、落地,另外一條就是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給予更多資金方面的支持。“我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會越來越好。”
走上“代表通道”是什么感受?在接受大河報專訪時,張全收說,作為一個農民的代表,走上通道展示河南人的風采,他非常高興、非常自豪。“回去之后,我一定帶領農民工兄弟們好好工作,鼓勵在外務工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家鄉發展,支持中原崛起。”
今年兩會,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比往年更熱鬧,“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首次在這里開啟。在另一側的人民大會堂北大廳,“部長通道”同樣熱鬧。
3月5日上午8時許,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開啟,10位代表在這里接受中外媒體采訪。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將于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當日下午2時許,首場“委員通道”將在大會堂內中央大廳開啟。
3號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之前,首場委員通道將開啟,11位來自多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將在這里接受媒體采訪。
題: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2018年全國兩會第四場“代表通道”現場直擊 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代表帶來“沈鼓經驗”:通過創新,實現突破和跨越;通過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據兩會新聞中心負責人介紹,2018年全國人代會“代表通道”將于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式前正式開啟,采訪活動約40分鐘。
2018年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舉辦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黨支部書記鞏保雄一一匯報了脫貧成果,并且傳遞村民心聲“期盼總書記在不忙的時候能夠回梁家河看看”。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王亞平、徐立毅(從右至左)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