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0日13:52 來源:映象網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林勇;全國人大代表,中創美巢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琪雅;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研究員楊建國做客中國經濟網在線訪談特別節目之“中經兩會之夜”,圍繞為“一帶一路”打call與網友進行交流。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訪談一開始,楊建國首先談了談我下一步“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建議。楊建國說,主要有兩個建議,一個是關于走出去,我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更多地以產業園的形式,抱團出海;第二個是關于引進來,我希望能夠加強一帶一路倡議頂層設計,尤其是在區域層面,突出協調發展,加強省際合作,從而更好地解決部分省市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的定位和布局趨同,產業支撐缺乏差異,有同質化競爭的傾向等難題。
談到對“一帶一路”倡議預期,楊建國說,希望未來兩年,盡快在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方面,形成一個更系統、更統籌的組織和運作形式,以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化,提供更好的頂層支持。
今年兩會總理報告中提到要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楊建國說,“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楊建國說,個人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背景下,數字經濟在未來“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越來越重要。
針對數字絲綢之路發展,楊建國給出兩個建議:第一是,能夠建立國家層面的數字支撐平臺,通過國家層面的對話,來著力消除信息不對稱壁壘,幫助企業業及時掌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相關產業發展機遇及相關政策。
第二是,做好數字領域的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通過規范、高質量,有品牌,高標準的產品,來更好更可持續地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訪談中,主持人也問到楊建國該如何加強通關效率。
楊建國說,首先需要加強沿線通關的制度供給。在沿線通關合作過程中,需以發展的眼光、通用的規則、創新的制度,來提升貿易便利化層級。
這方面,我的建議是,可以用自貿區、包括自貿港,來為“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沿線大通關提供創新的“制度供給”,在保證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如何解決、突破通關過程中的重點問題。
其次,加強沿線國家的協作,包括深化沿線海關合作共識,為推動沿線互聯互通創造條,也包括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科技和建設合作,從而更好地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
訪談現場,楊建國還講了自己與“一帶一路”倡議之間的小故事。他說,由他創辦的老楊會客廳,對話過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家,有意大利、韓國以及南美客商,其中有一位客商,意大利西北部工商聯合會主席蓋美瑞·吉利,特別有意思。
吉利為中國制造走向意大利提過建議,他說,中國制造想要走向意大利,需要做好在意大利的展廳或者是在歐洲開一個形象的展示廳,能夠讓當地人更好的去認識我們中國制造的一個產品:包括中國茶的文化,酒的文化,還有絲綢的文化等。
這個建議背后是什么呢?楊建國說,其實就是我們中國制造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已經到了必須要講好中國故事的階段。
而這也是老楊會客廳努力在做的,楊建國說,會客廳努力地講好本地故事,用創新的方式和平臺,來講本地的資源、產業優勢,更好地傳遞給更多的人,來為縣域招商引資,包括招引外資,提供一個更好地助推和幫助。
“一帶一路”倡議將在同一個經濟網絡內把全球大多數人口聯系起來,將在完成建設過程后,“一帶一路”將連接世界大多數經濟產出。
原標題:1676個“一帶一路”項目 央企社會責任藍皮書為何點贊這8家公司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秘書長鐘宏武告訴記者,為了完成藍皮書,團隊做了一系列深入調研。
目前,中歐班列的發展勢頭迅猛,不斷擴展“朋友圈”,國際意識不斷凝聚。機遇與挑戰并存,書寫“一帶一路”新篇章,需各方繼續努力,不斷適應、掌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共創聯通世界美好的未來。
12月10日上午11時許,隨著巨大的橋吊穩穩地抓起第一個集裝箱,全世界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試生產。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份,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夜異,信息儲存系統越趨廉價和互聯網在全球的不斷普及,能夠把開放信息數據提升至全新的應用領域,不但有助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更有可能在過程中改變今天的世界。
在11月16日舉行的“中共十九大:中國發展和世界意義”國際智庫研討會上,中外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闡述和分析了中共十九大的主要成果及其世界意義。2013年簽訂“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時,巴基斯坦GDP增長率是3.1%;如今數據顯示,我們的增長率已經達到了5%以上。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世界的大門正向我們更好地敞開,給我們帶來更好生活和更多機遇。河南廣播電視臺6集大型調研紀錄片《豫見新世界》昨晚播發完畢,持續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做好企業“走出去”整體規劃,加強統籌協調。各部門和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和相關國家市場需要,進一步完善“走出去”實施方案,避免出現區域功能定位趨同、產業結構布局重疊、同質化無序競爭等問題。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2017年5月8日,李克強總理赴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考察,希望河南提升改革開放水平、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綜合效應不斷累加放大,國際國內大牌企業、富商巨賈爭相布局河南,“逐鹿中原”再次成為看得見的恢弘場景;在追逐更短時間、更高效率、更快發展的速度經濟比拼中,“得中原者得天下”再次演繹著一個個經典案例。
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基礎。博大精深而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支柱與發展動力。
2015年7月8日,俄羅斯重要的工業和文化城市烏法,正在這里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上,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聲音,對接“一帶一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秉持開放、包容的精神,國際社會應廣泛共同參與。
昨天“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正式在馬可波羅花世界拉開帷幕。鄧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讓大運河沿線城市看到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開展新一輪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共贏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