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5日07:30 來源:鄭州晚報
近看是一朵朵怒放的梅花,遠看字字真切。2月4日,市民來電稱,一位八十歲的老人,畫出一朵朵的梅花和梅枝,但怒放的梅花下,卻含著字,他寫出的“花字”,讓人看著很有創意。
4日上午,在鄭州市中原區中原路大李村一間簡易房內,三個年過七旬的大爺正在里邊忙活,有的寫書法;有的繪畫,屋內墻上掛滿了書法和繪畫作品,而中間掛的一副對聯,格外引人注目。
這副對聯由怒放的梅花組成,每一個字自成一體,近看朵朵梅花怒放枝頭,可站到稍微遠些的地方再看,你會發現每個梅花圖案都暗含著一個漢字,并組成一副對聯,與中間的畫相映成趣。
“視之不見求之應,聽則無聲叩則靈”,第一次看到這種字體,煞是好看。
據室內三人中最年長的老人介紹,梅花字是他寫的,他名叫黨中山,今年八十歲,南陽唐河縣人,之前在老家以種地為業,不過一輩子酷愛繪畫。
老人說:“我從二十歲上就開始苦練繪畫,雖然沒有能力讀太多的書,只讀到中學,畫畫也沒有拜過師,但我一直自學,看名家名人的繪畫作品,一切都是自己揣摩著自學。”
“2001年在鄭州安家工作的兒子把我和老伴從老家接到了鄭州生活。畫筆等都帶來了。”
“鄭州比起老家農村來說條件更好,我在繪畫的時候,認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就是身邊的72歲的李雙喜和75歲的李寶安,他們兩個都和我一樣,正兒八經的農民,他倆酷愛書法。2017年春天由李雙喜牽頭,借用觀音寺里的這間簡易平房,俺仨集資創建了這個書畫室,每天在里邊畫畫練書法,自得其樂!”
說起他的梅花字,老人說,他畫的這幅梅花字畫,是他經過長期揣摩后的精心之作,用時半個月才寫成。黨大爺看著墻上的梅花畫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越是揣摩越是深奧,今年我已是八十歲的人了,可總覺得一直是個小學生……”(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
鄭州人民公園的臘梅園中,一朵朵臘梅迎風傲雪枝頭俏,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踏雪賞梅。
臘梅花性涼,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順氣止咳、解毒生肌等功效。
臘梅綻放,幽香徹骨。由于今年冷空氣持續較長,鄭州綠博園的臘梅花盛開期比往年有所推遲。鄭州綠博園...
臘梅綻放,幽香徹骨。由于今年冷空氣持續較長,鄭州綠博園的臘梅花盛開期比往年有所推遲。鄭州綠博園...
主會場綠蔭公園展示地栽蠟梅、布置園林景觀。分會場文化公園則重點展示蠟梅盆景和插花。對此,鄭州市園林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植物,“蠟”才是標準答案。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的灌木,而梅花是薔薇科的喬木。
題:“烏蒙臘梅”余留芬:帶頭與貧困“較勁”的“拼命支書”地處貴州高寒山區的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是余留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她,一干就是17年。
從上月起到本月底,2017瘦西湖梅花蠟梅展在揚州瘦西湖景區舉行,連日吸引了眾多揚州市民和外地游客來景區品花聞香。
1月5日,河南省南陽市梅城公園內,臘梅競相開放。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
李啟元 北國網、遼沈晚報特派錦州記者曹洋報道 看中了別人家的媳婦,色膽包天的他竟接連兩次欲行不軌,當著對方丈夫的面強奸妻子,結果招來殺身之禍。當晚,臘梅的丈夫武曉新得知妻子險遭龍軍侮辱后火冒三丈,立刻帶人找上龍軍家門理論。
眼下正是二十四節氣的大雪,已有少量臘梅仿佛不愿等到臘月的花期,悄悄綻放,成為城市冬日的一抹亮色。
李笑瑩作品:臘梅。
杜秀麗,1962年出生。筆名青云。河南省周口市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詩詞研究會會員,河南省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周口詩詞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