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3日08:2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據焦作晚報訊 上周,市實驗幼兒園讓家長報一下自己的學歷。這看似一件小事兒,卻讓不少家長議論紛紛。有家長撥打本報新聞熱線3909990說,為啥要報家長的學歷?咨詢老師,老師也不給個說法,這會不會是另一種“拼爹拼媽”游戲?對此,我市教育專家認為此舉無可厚非,可有助于因材施教。
【反映】
幼兒園要家長學歷
市民王先生說,他的孩子在市實驗幼兒園上學,老師上周在微信群里通知家長,要家長報一下自己的學歷。不少家長在群里問,要學歷干啥,老師未回復。
家長都老老實實報了學歷,有的夫妻倆都是博士,有的是碩士,大部分報的是本科,還有的報的是大專、高中。當看到哪個小朋友的家長是博士時,其他家長覺得他們太厲害了,在群里向對方送去贊美的話。而個別學歷低的家長,總感覺沒給孩子爭臉面,很不自在。
據王先生介紹,為了報家長學歷的事兒,家長們私下里議論紛紛,對學歷高的家長自然高看幾眼,而對那些學歷低的家長有些輕視:“沒想到××小朋友的家長學歷那么低。”
王先生擔心的是,學校知道了家長的學歷,會不會因為家長學歷有高低,而對孩子有不同的看法。“這會不會成為變相的‘拼爹拼媽’游戲?”王先生說。還有的家長覺得是侵犯個人隱私。
【回應】
為促進“家園共育”
1月22日,記者來到市實驗幼兒園,向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
對于該園統計家長學歷的原因,該負責人稱,可能是個別老師沒有向家長解釋清楚。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家長的學歷也是幼兒園了解孩子家庭背景的一個方面。
“統計家長學歷,主要想了解幼兒的家庭文化背景,想在開展幼兒教育時,依據家長的學歷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家庭和老師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這是統計家長學歷最重要的因素。”該負責人說,“現在家長的學歷普遍較高,到底有多高,了解一些數據,好給老師一個鞭策:家長們都讀到碩士、博士了,老師不提高自己,還怎么去引領和教育孩子?從教育角度來講,學校教育還對家庭教育起到一個指導作用。也希望有好的教育方法的家長,能分享他們的教育心得,通過統計家長學歷,促進‘家園共育’。”
【看法】
統計家長學歷,有贊有彈
幼兒園要家長學歷這事兒,市民和專家如何看呢?
市民劉新濤說,幼兒園是出于一種對孩子負責的態度,但統計學歷是不是有失偏頗?與其看學歷,不如進行家訪,因為學歷高的人不見得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學歷低的家長不見得就培養不出全面發展的孩子。
劉新濤說,廣西米粉店店主能培養出清華學子,而一些擁有博士學位的官員、教授卻培養出賭博、吸毒的孩子。這說明,重要的不是家長的學歷,而是家風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
市民李曉說,幼兒園要求家長報學歷,或許是出于了解家庭文化背景的考慮,如果是在小范圍內,不是公開張貼等,也無可厚非。雖然寒門出貴子的例子很多,但文化背景好的家庭,孩子成才的概率還是高一些。
我市教育方面的市管專家翟自敏說,幼兒園統計家長學歷,這事兒無可厚非,因為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行為,了解孩子成長的背景,有助于老師因材施教。(記者 趙改玲)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有時受傷也在所難免。然而南京一8歲小姑娘在學校被小伙伴砸破頭后,家長護娃心切,居然不讓她去上學了。在南京玄武警方的介入下,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調解,最終孩子重回校園。
這個幼兒園是民辦的,對要求繳納下學期學費定金一事,通過查對《民辦教育促進法》,不能明確違規,因此無法處理。
據12月16日《燕趙晚報》報道,連日來,邯鄲市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給警方寫信,請求警察叔叔將媽媽帶走給其“上教育課”的事情引起社會關注。
一位在師范院校任教的媽媽告訴記者,她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作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
一位在師范院校任教的媽媽告訴記者,她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作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
張若昀帶唐藝昕見家長 餐后牽手快閃超甜蜜
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一線》節目微信12月11日消息,家住中山市港口鎮水禾園三期的業主王先生向節目報料,說自己8歲的女兒在樓下玩耍時遭人猥褻,而作案的居然就是小區的保安。” 受害女童:“剛好他就在那個門那里,摸了摸我,我叫了救命,一個女的來救我,然后保安就停手了。
焦慮幾乎成了這一代家長的標配,很多人如此定義這一代家長:他們不一定是最好的一代家長,但他們肯定是最焦慮的一代家長。
不同于上一代,如今孩子寫作業已不僅僅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由于目前學生們所學科目及知識點比以前難度增加;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一方面是輔導,另一方面是督促檢查。
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方式,如果家長不能正確認識,忽略寫作業對于學生自身的重要意義,過度代勞,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都是看平板、玩手機惹的禍,你不讓他玩手機,他偷偷玩。”明明的母親徐女士說,她和老公做點小買賣,平時一忙起來,就拿手機哄兒子,就連平時打個防疫針也會用到這個“哄娃神器”。
面對虐童事件,家長是否有權查看監控?由于幼兒表述不清,他們的證詞是否可以采信?今天本報請來律師與大家一起探討。
王萌老師認為,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里,長期處于我說你聽的模式,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常常無法達到一個很平等的立場。想讓孩子跟你分享秘密,家長首先要站在跟孩子平等的地位跟孩子們聊天。
這不,最近一道簡單的小學數學題,又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一起往下看,算一算圖中的這道小學數學題,看看您的答案跟正確答案一樣不?
經初步調查,涉事司機鐘某(已初步排除酒駕)接子女放學回家,途經事發地點時,因車輛操作不當失控撞上人行道,發生交通事故。涉事3名同學為放學回家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