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9日07:03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昨日上午9點的鄭州東風渠畔,灰蒙蒙一片。
□大河報報道 記者劉瑞朝 文 白周峰 攝影
核心提示|重污染天氣襲擊鄭州,連續多日不見好轉。本期望前天的弱冷空氣會沖散霧霾,但重污染只是出現了短暫的削弱,很快又反彈,到了昨日升級為嚴重污染。從15日開始,鄭州就是嚴重污染天氣,而今后幾天仍將是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按照《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鄭政文〔2017〕223號)規定,經研究決定,鄭州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升為紅色預警,于今天0時啟動I級響應。
原因不利氣象條件推動污染生成空氣擴散形勢較差
從12日開始,鄭州就拉開了此次重污染天氣的序幕,空氣質量逐漸轉差,嚴重時達到嚴重污染級別。而嚴重污染是污染六個級別中最高的級別。
到17日,也就是周三,一股弱冷空氣影響鄭州,空氣質量出現了短暫的好轉。當天下午,鄭州的空氣質量降至中度污染。但隨著擴散條件的惡化,空氣質量出現了反彈,并在夜間再次達到嚴重污染級別。
嚴重污染幾乎持續了昨日一天的時間。以昨日13時為例,鄭州的空氣質量指數在400左右,9個國控監測站點全部是嚴重污染,指數最低的也300多。此次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仍然是PM2.5,PM2.5平均濃度達到了350左右,PM10的平均濃度還不到390,由此可見細顆粒物所占的比例之大。
業內人士分析說,12-17日的污染過程,是因為水平、垂直擴散條件均不利,另外還受到外來污染傳輸的影響。而接踵而至的重污染,幾乎是同一個原因。水平擴散條件受風力的影響,但昨日鄭州的風力很小,起不到擴散和消解污染物的作用。垂直擴散條件同樣不利。隨著邊界層的不斷壓縮,即便本地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污染濃度也會隨著擴散空間的壓縮而抬升,更何況本地的排放并沒有完全終止。
據了解,本次污染是本地污染的累積和外地污染的傳輸共同作用所致。外地污染傳輸與弱冷氣流有關。而本地污染累積,并不像有些市民所想的那樣——工廠已經限產、工地已經“限土”、汽車已經限行,本地污染物不會是污染主因。
即便鄭州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也并沒有限制所有的排放。雖然施工工地都停了,但還有一些民生工程未停;電廠雖然不少實施了超低排放改造,但終究是有一定的排放;路上的機動車雖然少了,但仍然是幾百萬輛汽車在路上行駛,所排放的污染不能忽視;另外還有道路揚塵、餐飲油煙排放等等,很多方面都會對本地污染物的累積有貢獻。
業內專家說,隨著靜穩天氣的持續,除了排放的污染物本身外,還出現了污染物的二次反應和生成,致使空氣中的PM2.5濃度不斷升高。
措施鄭州今年首次啟動紅色預警
根據分析預測,這輪污染不會輕易結束,要想看到藍天,估計要等到23日,也就是下周二。今天,鄭州的空氣質量等級仍然在重度污染至嚴重污染之間。明天,污染進一步加重,維持在嚴重污染等級,空氣質量指數在345-405之間,首要污染物為PM2.5。
紅色預警是今年鄭州首次啟動,也是今冬首次啟動。伴隨紅色預警的,是I級響應。除了常規的強制性應急措施外,建議性應急措施和健康防護措施都有所收緊。建議性應急措施包括多個方面,幼兒園、中小學采取彈性教學或停課等防護措施。倡導企事業單位根據重污染天氣實際情況、應急強制響應措施,采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倡導公眾綠色出行,鼓勵公眾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駐車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減少機動車日間加油。
生產過程中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各類工地等,自覺調整生產工期,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可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效率,調整有大氣污染物排放生產工藝的運行時間,主動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散燒煤使用量。
健康防護措施同樣包括多個方面:兒童、老年人、住院患者和患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等疾病的易感人群留在室內,確需外出的,應當采取防護措施;一般人群避免戶外活動,如不可避免,應當采取防護措施;醫療機構增設相關疾病門診、急診,增加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停止所有戶外大型活動。
鄭州市環保局相關人士建議說,應避免吸煙、烹調等室內來源的顆粒物污染,居室清掃宜采用濕式清掃法。重污染天氣結束,及時開窗通風。
他說,建議佩戴符合我國國標(GB/T32610-2016)的產品。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使用時間不能過長,避免形成二次污染。特殊人群(如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佩戴口罩時,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另外,民眾需科學合理地使用空氣凈化器。建議選用符合我國國標(GB/T18801-2015)的產品,盡量選擇具有高潔凈空氣量、高累計凈化量、高能效值、低噪音的產品,并注意根據產品使用要求定期維護。
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空氣測報科副科長陶杰介紹,從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來看,我市當前空氣質量指數(AQI)為267,為重度污染,城區9個國控監測點空氣質量指數在230~297,均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月12日上午,省環保廳召開2018年第一次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會議,對未來空氣質量進行分析預判,對預警期間工作進行部署。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玲玲介紹,2017年12月以來,西北風頻較2016年同期明顯加大,為污染天氣提供了良好的擴散條件。
大霧天一般的節奏是,清晨霧失樓臺,日出后逐漸散開。業內專家分析說,今天的霧氣越來越大,既不是輻射,也不是平流,而是降雪停止后,隨著今天氣溫升高積雪融化,導致空氣中的水汽增多。
進入12月以來,在華北地區連續出現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的嚴峻形勢下,我省堅持保民生、保藍天,各地嚴格落實機動車限行等一系列“管控令”,全省持續出現清朗藍天。
核心提示|昨天是鄭州限行第二日,天藍空氣好。據悉,隨著西北氣流的消逝,偏南暖濕氣流的到來,污染將再度來襲,鄭州未來的空氣質量,仍是不容樂觀。
核心提示|昨天是鄭州限行第二日,天藍空氣好。據悉,隨著西北氣流的消逝,偏南暖濕氣流的到來,污染將再度來襲,鄭州未來的空氣質量,仍是不容樂觀。
強度考慮從4號夜間開始逐步有一個發展,整個地區可能一直持續到6日夜間到7日早晨,這個過程是逐步發展累積起來的,華北黃淮這一帶地區將有輕度到中度霾,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霾,5日夜間到6日夜間這個時段是這次污染過程比較重的時段。
4月1日,記者從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4月3日至6日,我省將出現一次輕度至中度及部分時段和區域可能為重度的污染過程。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辦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省轄市采取相應預警及響應措施,要求安陽市立即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及響應。
4月2日至5日,京津冀中部將出現一次中至重度污染過程,持續時間長達4日,其中4日夜間至5日污染最重,北京、廊坊和保定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據環保部網站刊發消息,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京津冀及周邊省級環境監測中心預報,28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可能出現間斷性中度及以上污染過程。30日,大氣擴散條件好轉,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區、河南北部空氣質量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區域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據環保部網站刊發消息,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京津冀及周邊省級環境監測中心預報,28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可能出現間斷性中度及以上污染過程。30日,大氣擴散條件好轉,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區、河南北部空氣質量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區域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環境保護部22日通報,此次污染河南安陽、鄭州一帶為最先發起點,安陽市大氣污染問題突出。監測顯示,3月21日起,河南安陽、鄭州一帶率先出現污染過程,污染物不斷積累,20時左右達到重度污染水平。
根據環保部門此前的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26日開始的新一輪污染過程今日將擴大至10余城市。根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預報,27日白天,北京地面受低壓影響,擴散條件有所轉差,預計首要污染物為PM2.5,空氣質量為3級,輕度污染。
根據環保部門此前的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26日開始的新一輪污染過程今日將擴大至10余城市。根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預報,27日白天,北京地面受低壓影響,擴散條件有所轉差,預計首要污染物為PM2.5,空氣質量為3級,輕度污染。
華南大部和西南大部以優良為主;華北中北部、華中大部、東北大部和西北大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華北南部、西南局部和西北局部以輕至中度污染為主;西北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