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6日06:59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記者劉瑞朝
大河報訊隨著降雪過程的結束,強冷空氣的過境,我省的空氣擴散形勢進入靜穩階段,鄭州從昨日一早便迎來了重度污染,并一直持續。根據分析預測,今天這輪污染將進入最嚴重階段。據分析,均壓靜穩、濕度較高、風力較小、東北氣流的污染傳輸,以及本地污染的累積,是此次重污染過程的原因。
昨日一早,重污染便降臨了霧氣蒙蒙的鄭州市區。鄭州市區的9個國控監測點位,空氣質量指數至少是重度污染以上的水平。而銀行學校、四十七中兩個點位,都達到了嚴重污染的級別。
根據分析,6項空氣污染因子中,PM10和PM2.5兩項較高,昨日的污染屬于典型的顆粒物污染。
嚴重污染條件下,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癥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環保部門建議,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活動。
不僅是這幾天,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我國北方地區的擴散形勢都較為不利。我國北方地區靜穩天氣發生概率較高,污染物擴散條件轉差。京津冀地區大氣重污染日數接近3年平均,長三角地區大氣重污染日數較近3年平均偏多,珠三角地區偏少。
而今天,鄭州的重度污染仍將持續。根據預報,今天鄭州的空氣質量指數在305~365,屬于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仍為PM2.5。明天,空氣污染形勢有所緩解,空氣質量指數在180~220,空氣污染等級在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之間,首要污染物為PM2.5。
天氣升溫已是趨勢,晴好天氣逐漸增多,臭氧污染將慢慢抬頭。上述人士說,去年鄭州市的優良天數雖然達到了159天,同比增加了21天,但僅臭氧超標便導致有52天的空氣質量不達標,這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43天。
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顯示,9月18日,空氣質量指數為90~120(良~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9月19日,空氣質量指數為55~85(良),首要污染物為PM2.5;9月20日,空氣質量指數為70~100(良),首要污染物為臭氧。
今年1月1日~7月31日,鄭州市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天數為70天,占比33%,其中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天,未達標天數51天;而2015年同期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天數為25天,占比12%,其中空氣質量達標天數9天,未達標天數16天。
今年1月1日~7月31日,鄭州市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天數為70天,占比33%,其中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天,未達標天數51天;而2015年同期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的天數為25天,占比12%,其中空氣質量達標天數9天,未達標天數16天。
據介紹,今年5月份以來,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劇增,成為影響鄭州市空氣質量達標的主要因素,相比去年同期,5月份增加15天;6月份增加11天;7月份增加17天。
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中,保定、烏魯木齊、邢臺、鄭州、石家莊等21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
近日全國74個重點城市1月份空氣質量排名出爐。
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省111個監測點中的93個站點空氣質量超標,其中肇慶、佛山、揭陽三市以及廣州、韶關、江門的部分地區又現重度污染。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2月1日空氣質量開始下降,濟寧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級別,石家莊市、邢臺市、棗莊市、聊城市和泰安市等5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級別。東北地區自12月1日空氣質量開始下降,哈爾濱市AQI為222,空氣質量均達到重度污染級別,首要污染物為PM2.5。
記者昨日從本市環境監測部門獲悉,在未來一股北方冷空氣南下影響之前,本市今天迎來今年秋天首個重度污染天。
工業污染源減排措施方面,按照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期間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清單,工業企業采取“一廠一策”實施停產或限產(整條生產線停產)措施。具體來說,今天,鄭州晴天,偏南風2到3級,AQI在125~155,空氣質量為輕度或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2017年即將結束,鄭州市又陷入一輪區域性污染之中,即便如此,鄭州今年的優良天數已經達到了200天,這一數值是五年以來的最高值。根據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分析預測,今天鄭州仍然是重度污染天氣,空氣質量指數在230-270之間,首要污染物為PM2.5。
沒有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沒有一級二級三級的響應,風自由自在地吹著,人們都丟開了口罩,在凜冽的寒冷中,陶醉在被風吹散了的陽光里。
沒有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沒有一級二級三級的響應,風自由自在地吹著。
昨天,艷陽高照、晴空萬里,鄭州藍刷爆朋友圈。根據與環境監測、氣象等部門會商結果,按照《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經市政府研究決定,我市昨天12時解除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