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08:4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楊凌李林河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曹磊
時值歲末年初,鄭州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也接近尾聲,近一個月來,藍天多了、道路通暢了,不少市民對限行令也表示理解與支持。
天藍路暢限行成效初顯
今年12月以來,天氣清爽不少,道路順暢了,成為鄭州市民共同的感受。
據介紹,鄭州市空氣質量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12月份重污染天氣頻發,2015年出現1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2016年出現10天重度及以上污染。
但今年鄭州12月份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鄭州市環保部門公布的數字顯示:到12月28日,鄭州市優良天數14天,同比增加10天;近3年來首次實現12月份無嚴重污染天氣。
“鄭州市采取了‘封土令’、企業錯峰生產等多種綜合措施進行大氣污染治理。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12月份,‘鄭州藍’多次出現,令人歡欣鼓舞。”鄭州市環境保護局相關負責人說。
公共交通迎來“大考”
限行令發布后,公共交通迎來“大考”。
12月27日18時許,在紫荊山公交站,27路、84路站臺前乘客絡繹不絕。限行令發布以來,84路不但加密了發車頻次,還在早晚高峰加開了區間及大站快車,方便市民出行。
為方便殘疾人出行,12月25日起,鄭州市殘疾人已可憑關愛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地鐵。
22時,在鄭州信息學院路河南農大桃李園校區門前,以往排滿近4列的共享單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幾輛。“限行后,我們小區很多人選擇騎共享單車出門。”附近居民王建國說。
限行令讓出租車夜班劉師傅忙并快樂著。“忙啊,咋不忙啊,車就沒閑過,不過賺得也多了。”正說著,劉師傅手機上的叫車軟件又發出提醒。
鄭州市交通部門透露,自限行以來,公交部門采取增加運力投入、縮短發車間隔等措施保障了居民的出行需求,每天增發1500至2000班次,客運量由限行前日平均190萬人次增加到250萬人次。軌道交通日增加上線列車43列次,行車間隔壓縮至3分鐘以內,限行期間日均加開14列次。
新能源汽車增多急需充電樁
“零排放,買這種車無懼限行。”限行令發布后,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鄭州市車管所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20日至12月3日期間,鄭州共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2425副,平均每天上牌186輛;而到了限行后的12月4日至12月18日之間,鄭州共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4551副,平均每天上牌303輛。
“鄭州市公共充電站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體驗過新能源汽車的市民江海英表示,“出來辦事,僅在充電站排隊充電就要四個小時。”“新能源汽車目前還處于產能與收益的磨合期。”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蔣龔敏表示:“目前全國總共才有30萬個充電樁。隨著社會資本進入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充電難會得到明顯改觀。”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鄭州市發布了《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規劃建設239個公共快速充電站、51300個交流充電樁,18個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站,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配套設施。②8
新聞1+1
鄭州明年起實施限行新政
本報訊(記者徐建勛李林通訊員陳冠男)為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持續改善鄭州市空氣質量,緩解道路交通壓力,12月29日,鄭州市政府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主城區實施新的機動車限行措施。
此次限行區域包括鄭州東三環(107輔道)、南三環、西三環、北三環(均不含本路)以內區域的所有道路,限行時間規定為從2018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日的7時至21時。與先前的單雙號限行不同,此次將按機動車號牌(含臨時號牌和外地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尾數為字母的,以末位數字為準),工作日每天限行兩個號。具體為: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為1和6的機動車周一限行、2和7的周二限行、3和8的周三限行、4和9的周四限行、5和0的周五限行。因法定節假日放假調休而調整為上班的周六、周日,按對應調休的工作日限行。
在鄭州市人民政府有關2018年限行發布會上,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代表發布了從2017年12月4日起,鄭州市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以來,公安交警部門采取的相關措施。
鄭州確定2018年繼續限行。12月29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了解到,2018年,鄭州三環內區域持續限行,限行時間為2018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日的7時至21時。限行方案也由單雙號限行改為工作日每天限行兩個號。新能源號牌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等全部不限行。
12月18日下午,中牟交警大隊七中隊民警張丙獻、楊亞飛等人根據安排,在中牟縣商都路與人文路交叉口的緝查布控檢查點執勤。當天18時左右,鞏義市公安局的辦案民警趕到中牟,而王某最終也承認了自己的犯罪經過。
全省各省轄市的限行政策即將到期,限行是否會延長?前天和昨天,南陽、平頂山、濮陽紛紛推出新的限行政策。包括鄭州在內的其他省轄市,又會如何呢?
在限行之前的11月20日至12月3日,鄭州共發放專用號牌2425副;限行后,12月4日至12月26日,鄭州共發放專用號牌7525副,也就是說,限行后平均每天上牌327輛。而提到限行,工作人員以鄭州為例說,PM2.5在線源解析監測結果表明,機動車限行后,尾氣對PM2.5貢獻率下降了10%。
核心提示丨2018年元旦假期將到來,受全省大范圍限行政策和高速不免費政策的影響,省交通廳預測元旦自駕出行活動熱度將有所下降,短途出行車流量較上年依然保持增長,但增幅不會太大。特別是要避開鄭州南站、柳林站、圃田站、惠濟站、鄭州新區站,可選擇東三環北站、西三環北站、航海路站、大學南路站、中原西路站、櫻桃溝站。
汽車走進千家萬戶,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今年11月20日起,鄭州作為全國的第一批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啟用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姚占軍介紹,限行之后,全省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10%到15%。
首席記者李江瑞 12月21日下午,省交警總隊就黃標車淘汰治理工作和河南各地限行至今的一些成效進行了介紹。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限行政策實施以來,不少網友針對限行的時段、號段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鄭州市實施單雙號限行已有半個多月時間,而一些車主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車主仍對此次限行規定理解不夠清楚,違反限行規定開車上路“闖禁行”。交警提醒廣大非純電動新能源汽車車主限行期間要認清市政府發布的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通告,遵守法律和政府規定。
為減少污染排放,全省范圍內12月4日起實施機動車限行,各地為保障民生,盡量減少限行不利影響,采取了不少便民措施。為保障市民出行,新鄉市政府投入1500萬元,助力市民免費乘坐公交出行。
統計數字顯示,限行前,機動車尾氣為鶴壁市淇濱區PM2.5的主要污染來源,占比28%左右,限行后,污染占比已下降至20%左右。
對于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的鄭州,機動車限行影響廣泛。”劉銀亮表示,鄭州公交客運量顯著提升,每天凈增20萬至30萬人次的載客量,日平均客運量超過250萬人次,提高了15%,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鄭州市區限行首周,市民紛紛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出行,地鐵則是較受青睞的一種。從上周一后,三環以外的鄭州地鐵2號線站馬屯站,每天都停滿了私家車,人們紛紛在這里換乘地鐵到市區。
“限行開始后,我省PM2.5及一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指標呈大幅下降趨勢。省環境監測中心高工王玲玲介紹說,本月以來,我省雖有兩次重污染天氣的沖擊,空氣質量卻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好轉。
自從12月4日鄭州機動車單雙號限行,不少市民為出行絞盡腦汁,對于開車族來說,拼車、打車等方式都不太習慣,租賃汽車成為他們的首選。12月6日是限行政策實施第三天,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幾天共享電動汽車等汽車租賃生意特別好,甚至“一車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