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07:36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新能源車輛走進千家萬戶,一些開發商已經意識到這一趨勢,主動找充電樁公司建設新能源車充電站,比如公園道一號一期就建了兩個充電站。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市場正在成為一塊“香餑餑”,市場未來可期。
【市場】
充電設施運營商加速布局
廠家競相“跑馬圈地”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配套設施的大步跟隨。由于目前充電配套設施處于剛剛發展階段,供需不匹配尤為明顯。
據了解,不少生產廠家已經瞄上了這一商機,爭相進入河南市場。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在市區內較常見的有國網E充電、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廠家提供的充電樁。目前特來電、星星充電、國網E充電、特斯拉等充電設施運營商都在加速布局鄭州,不但有研發、生產機構,還有銷售及APP平臺。
據悉,國網E充電投放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中,鄭州市已有11個充電站,90個分散式充電樁。明年,鄭州預計新開建7個充電站,新能源車補充能量更方便。
民營企業占領市場的速度很快。比如,特來電在鄭州已經建設80多個充電站,共計1500多個充電樁。這些充電樁24小時的使用頻率在40%左右,有的達60%以上。
據悉,特來電目前進駐了鄭州的不少商圈,另外還有高新區管委會、黃河迎賓館、銀河國際酒店等車輛密集的地方,其中西三環五龍口汽車4S園、嘉祥城、熙地港等近30個充電站實現了1~2小時停車免費業務。
【痛點】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空間大
但“有車無樁”成為痛點
據一位充電設施運營商介紹,2014年前后,充電樁企業開始大量涌現,這些企業大多以生產為主,發展到2015年左右,搜索定位充電樁的軟件也快速出現。
記者查找發現,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APP有近百種。
“目前的充電樁企業都處于跑馬圈地狀態,誰合作的場地多,誰家的充電樁投入數量多,就意味著誰能占領市場。”他說,“有車無樁”的痛點意味著目前這個市場是一片藍海,新能源車若要獲得消費者認可,必須解決這個痛點。
他解釋說,由于建設充電站牽涉用地、規劃、消防、投資回報等問題,并牽涉物業、業主、電力等多方利益,因此充電站落地的過程是比較難的,居民車位安裝充電樁甚至成了“異想天開”。
據了解,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充電樁廠家選擇的都是與場地方合作的模式,一方提供技術,一方提供場地,對收益進行分成。
即使如此,場地方對于充電樁入駐也比較“吝嗇”。據一家寫字樓負責人介紹,雖然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方向,可在機動車總量上仍是“小眾”。“寫字樓車位本來就緊張,若為了安充電樁,特別開幾個新能源車位,那燃油車能否在此車位停車呢?”他說,“空著的話豈不是很可惜?”
【觀點】
向大型公共快充站方向發展
適當補充便民的小型快充站
在鄭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袁鳴看來,目前充電樁發展有場地不夠、新能源車位被占、電費較高等幾個問題。
對于這些難題,特來電采用了和商場協商免收停車費、租用車位作為新能源汽車(配充電樁)專用車位、在商務區和交通中轉樞紐等免費投建充電樁等辦法解決。
他認為,新能源充電站已經向大型公共快充站方向發展,另外還要再補充小型的更便民的快充站。
對于大型公共快充站,他舉例說:“可以高壓接入,有30~40個甚至更多專用車位,免停車費,條件好的話可以加入休息室、WiFi、簡餐、洗車服務等配套。”
據其透露,特來電計劃在2018年建設15~20個大型公共快充站,以服務各種類型的純電動汽車。
另外,他認為,汽車充電有三個未來。第一個未來:必須是“充電網”,而不是充電樁。第二個未來:存活下來的必須是戶外高防護的充電樁。第三個未來:必須做模塊化的充電樁。
2017年剛進入河南市場的星星充電成績單也不錯,其河南公司圍繞河南省、鄭州市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各項指導意見,加速在河南省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根據其規劃,明年預計將在河南市場投入1億元,建設10個大型充電站。
關于“充電焦慮癥”的問題,星星充電提出可以通過“私樁共享”模式,提升用戶參與感,解決社區用戶充電難。另外,倡導加快推動地產物業充電設備的強制配套比列,方便用戶利用谷時低價電;并建議加強技術研發,盡快開發大功率充電與機器人充電。
有業內人士認為,深圳率先踐行的“智慧停車+充電一體化充電樁”示范項目,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規劃和發展也有啟發意義。據悉,該項目可解決充電設施不足問題。
鏈接
鄭州4年內
基本建成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2015年10月9日,國家發改委等部委發布《關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至2020年,在包括我省在內的二類地區,電動汽車推廣規模將達223萬輛,新建充換電站4300座,充電樁220萬個。
今年5月,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鄭州市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下稱《方案》),《方案》中稱,到2020年,鄭州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根據《方案》,到2020年,規劃建設3座公交換電站、143個純電動公交充電站,239個公共快速充電站、210個公交分散專用樁、302個出租環衛專用樁、51300個交流充電樁,18個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站,服務約10萬輛電動汽車。
另外,《方案》還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其中不少于2%的車位應與住宅項目同步建成充電設施,達到同步使用要求。
新建大于2萬平方米的商場、賓館、醫院、辦公樓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5%,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
12月1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我省發布《河南省“名校英才入豫”計劃工作方案》,提供補貼、住房、社保等優惠政策和便利,以最大的力度吸引名校英才入豫工作、落戶。其中,博士研究生聘任科技副縣(市、區)長或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科技副職(副處級),碩士研究生聘任科技副鄉鎮長(街道辦科技副主任),聘期最低為3年,試用期為1年。
我省法院在完善自貿試驗區專門審判機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審判程序創新,建立司法調解前置程序,自貿試驗區案件一律先行調解。
編者按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鄭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鄭州海關驗核“一單制”空陸聯運業務7200余車次,監管貨物4.27萬噸,同比增長32%。
這也意味著,隨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試行辦法》,以及“1+5”專項方案的出臺,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成立自貿試驗區專項建設工作小組,由省自貿辦負責總體統籌;下設政務服務、監管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多式聯運服務五大專項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小組。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國務院日前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核心提示|河長制在全省有序推行,鄭州市的61條河流,也都有自己的河長了。《方案》開列了61條河流的名單,包括黃河、賈魯河、賈峪河、索河、須水河、索須河、金水河、枯河、熊兒河、魏河、魏河故道、七里河、十八里河、十七里河等。
集體土地上建設的租賃住房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體租賃住房不得轉租。8月28日,國土部和住建部印發《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的通知,鄭州等全國13個城市進入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首批試點。
集體土地上建設的租賃住房不得以租代售;承租的集體租賃住房不得轉租。日前,國土部和住建部印發文件,鄭州成為第一批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值得關注的是,試點項目區域要求基礎設施完備,醫療、教育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符合城鎮住房規劃設計有關規范。
我市還將加快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今年12月底前建立政府部門互聯互通的政務信息系統名單和共享信息目錄,確保2018年6月底前實現市政府各部門整合后的政務信息系統統一接入鄭州市共享平臺。我市要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進一步健全隨機抽查系統,完善相關細則,確保監管公平公正、不留死角。
方案還確定督促和檢查制度,2019年11月,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試點中期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報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到2020年底前,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總結試點工作,總結報告報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
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80%以上省級產業集聚區完成循環化改造;主要工業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
核心提示丨昨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日前《河南省“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已經出臺。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方面,我省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土壤污染底數,建立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網絡。
河南商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對新出臺的政策主要內容進行權威解讀。解讀:鄭州的住房租賃需求不斷增長,要培育和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引進國內知名企業,扶持本地專業化企業,鄭州將來要形成大、中、小住房租賃企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目前,拓寬租賃住房房源是關鍵,根據《方案》內容,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新增租賃住房將達到5.3萬套:新建、配建租賃住房3.8萬套,集體土地新建租賃住房要達到0.5萬套,鼓勵自有土地新建租賃住房0.5萬套,利用安置房新建特色租賃小區住房達到0.5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