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2日08:46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記者李巖
核心提示丨作為一座年輕的城市,鄭州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在公廁建設、管理方面同樣是不走尋常路,進行了不少探索,積淀了一定的經驗。如廁這個惠及所有市民的民生事務,如今通過創新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有環保人士說,在現有積淀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需要繼續努力,市民及相關方面則需要密切配合,只有各方面自覺起來,堅持不懈塑造、踐行如廁文明理念,“廁所革命”才會迎來更大的成果。
播報丨鄭州“廁所革命”方案已擬訂,逐步加設第三衛生間
11月30日上午,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管理處處長薛芳禮向大河報記者透露,連日來,在推進“廁所革命”方面,他們已經擬訂了實施方案,并已報送至鄭州市政府,等待審批。在制定方案時,他們是傾向于建議以每平方公里7座的上限標準(國家標準是4至7座)規劃布局,同時滿足沿街500米至800米即有公廁的目標。
雖然具體的方案暫不方便公布,但薛芳禮說,有幾項既定安排是可以肯定的。
據他介紹,2018年,鄭州市城區將繼續加大公廁建設力度,計劃新建公廁100座。屆時,加上城區原有的765座固定式公廁、165處可移動環保公廁以及沿街相關單位對外開放的285處公廁,鄭州城區將擁有公廁1315處。
薛芳禮說,目前鄭州市城區公廁已經消滅了旱廁,全部升級為水沖公廁。在建設同時,該局將加大力度對占比40%左右的三類公廁進行升級改造,使其達到一類公廁標準。對所有公廁,他們都將實施升級改造,其中一大重點項目就是逐步加設第三衛生間,以滿足殘疾人、家庭等特殊人群需求。
探索新思路、新模式,鄭州公廁不走尋常路
A政府購買服務模式,鄭州推行近10年
根據記者了解及薛芳禮介紹,對于公廁建設這項資金、人力投入較大的民生事務上,鄭州早在10年前就采取了一種新的模式——政府購買服務。
按照這種模式,公廁由政府投資建設,然后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交由中標的相關物業服務企業進行衛生保潔、設施維護等具體管理工作。政府同時負責后期督查,對企業的服務進行監督。
這種新的模式,鄭州市金水區從2008年左右即開始實施。鄭州鄭東新區、高新區等也有實踐。
11月30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公廁管理公司經理胡翔受訪時說,他們作為區城管局的二級機構,具體負責對相關中標企業的日常督查管理工作。從多年來的實際情況看,目前全區的三個標段相關物業服務企業均運行良好,初步實現了公廁環境優良、政府負擔減小、企業有收益的多贏局面。胡翔說,按照計劃,金水區目前的160多座公廁及計劃建設的公廁都將繼續采取這種模式。
“一年前,金水區有60多座固定式水沖公廁都免費配備了廁紙,為此政府去年一共投入3600多箱廁紙。”他說。
B進一步研究成規模的糞水資源化回收利用
對于“廁所革命”,有鄭州民間環保人士彭女士說,鄭州在滿足公眾如廁需求的同時,應該打開思路,效法國內外一些先進地區的做法,利用科技手段,對糞水進行無害化處理,乃至循環利用。
據她介紹,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無害化處理這些糞水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公開資料顯示,國內一些地區已經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比如,北京市相關部門就出資合作興建了北京市西海昊業糞水資源再生中心,并可年產23萬余噸再生水,52萬立方米沼氣,3600余噸有機復合活性肥,通過高科技手段將人糞尿轉化為資源,實現了糞水的全面資源化處理和零污染、零排放,同時節省了數千萬元的污水處理費用。
對此問題,薛芳禮受訪時說,目前鄭州市也在中原區等地進行著小范圍的嘗試,并有“城道通”等企業方面的特種車輛,對移動環保公廁的糞水進行資源化回收處理。至于大規模的資源化利用,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C完善“智慧城管”,手機查詢公廁位置將更方便
薛芳禮說,作為細化服務的一部分,他們目前正在實施公廁導引設施建設。根據計劃,他們將在公交站牌、地鐵站等處加密公廁指示牌、導引牌設置,同時積極利用互聯網渠道,搭建鄭州公廁導引平臺,方便市民如廁。
“目前,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鄭州智慧城管兩個微信公眾號的菜單欄里,已經可以查詢公廁位置了。”他說,他們此前推出的這個功能,因為宣傳不夠,功能也不夠完善,市民知曉不多,使用也不多,下一步他們在“智慧城管”的搭建過程中,將完善這方面功能,不排除推出更便捷的查詢方式。
昨日下午,大河報記者通過以上兩個公眾號查詢發現,目前這個功能確實已經存在。在農業路與經一路口附近查詢顯示,附近就有8處公廁,最近的一處距離342米,最遠的距離848米。
展望丨城市公廁文明積淀逐漸深厚
按照薛芳禮的說法,在推進“廁所革命”過程中,他們也是大開腦洞,克服了很多困難。比如,在三環內的核心城區,因為缺少規劃、空間不夠等多種原因,造成固定式公廁難以推進建設,他們因地制宜,近年來在沿街利用現有地形、空間,見縫插針,采用定制的方式建設了160多座移動環保公廁,滿足市民需求。
多位鄭州環衛行業內人士都認為,在長期的磨合過程中,他們也積累了較為成熟的運營經驗。“其實,與旅游景區內的旅游公廁一樣,城市內的公廁也同樣應該是一道風景,需要提升,需要形象。”有業內人士說。
一位曾在日本生活三年的鄭州籍留學生王女士說,與日本公廁內有自動開啟馬桶蓋、加熱馬桶圈、溫水沖洗的配置相比,鄭州雖然有了一定的公廁文明積淀,但限于經濟實力等原因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可否認,任何一種生活習俗與生活態度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淵源,而這種文化淵源是需要所有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共同去塑造的。”她說。
2016年上半年,鄭州市GDP完成3537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19億元,同比增長10.6%,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過五成,第三產業已成為鄭州市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在9月22日舉行的省直機關“走進鄭州都市區、助推‘四個河南’建設”座談會上,省直機關干部和鄭州市各部門代表一起,為加快鄭州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建言獻策。9月2日至18日,省直和中央駐豫120多個單位,1500余名機關干部職工分10批考察了鄭州市產業發展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等情況。
昨日上午,鄭州市與鄭州大學助推創新驅動發展共建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大學新校區舉行。副市長劉東,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邢瑩,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興成,副校長王宗敏、劉國際、谷振清、關紹康、韓國河,紀委書記許東升等參加簽約儀式。
鄭州市政府將根據中心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重點是吸納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落戶。中心城區的條件限制比較嚴格,即使是鄭州縣 (市)、上街區戶籍人口遷入中心城區,也比須符合遷入規定才行。
其中,金水區74.56平方公里,二七區50.82平方公里,中原區50.47平方公里,管城回族區40.64平方公里,惠濟區36.53平方公里,鄭東新區95.82平方公里,鄭州經濟開發區49.03平方公里,鄭州高新區45.17平方公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53.56平方公里,上街區28.01平方公里,中牟縣39.03平方公里,滎陽市38.48平方公里,新鄭市61.69平方公里,登封市23.5平方公里,新密市25.96平方公里,鞏義市31.5平方公里。
記者昨日從市統計局獲悉,201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994.2億元,名列全國城市第17位,比上年前移1位。經濟總量排在鄭州前面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佛山和寧波。
農業路高架、隴海高架等通車后,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今后,鄭州繼續修建道路快速化工程 7月底前,開工建設迎賓路與連霍高速互通式立交,鄭東新區七里河南路與京港澳高速立交,鄭東新區龍源十三街與連霍高速立交。
據介紹,鄭州將建成機場至鄭州南站、鄭州南站至登封至洛陽城際鐵路,規劃建設鄭州南站至許昌、鄭州南站至開封、鄭州至新鄉等城際鐵路。
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省轄市1小時“高鐵交通圈”。
去年,“鄭”速度定格到10.1%。CPI(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1.1%,漲幅收窄0.9個百分點,根據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創下2010年的新低。
建得漂漂亮亮的公廁,常年門窗緊閉大唱“空城計”。因市政施工拆除的公廁不止一處,記者沿北三環走訪發現,北三環南陽路立交橋下、北三環索凌路口東北側、北三環長興路口東北側等處的公廁都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綠化帶和人行道。
一位參與規劃編制的經濟界人士認為,鄭上新區是鄭州發展新引擎,其意義表現在“彌補、均衡、融合”三個關鍵詞上。鄭上新區還將促進滎陽、上街兩地行政、商業、文化等方面的融合。
全省百強鄉鎮公布,為啥是它們? 其中鄭州上榜23個,這些百強鄉鎮,都有哪些過人之處?
在參加新密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談到如何做好經濟工作時,馬懿市長可是做了一個“咬牙”保證呢。
3月25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在博鰲東嶼島大酒店舉行,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呼吁共建島嶼發展命運共同體,共同譜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