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14:27 來源:河南政府網
為充分挖掘社會領域投資潛力,增加社會領域產品和服務供給,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實施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河南將從放寬行業準入、擴大投融資渠道、促進融合創新發展、落實土地稅費政策、加強監管優化服務等5個方面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放寬行業準入
按照“非禁即入”原則 取消不合理審批事項
《意見》提出,將分別制定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具體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評估辦法。
衛生、民政、教育、文化、體育等部門全面梳理權力事項和便民服務事項,依托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社會領域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以及全流程在線監察。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審批事項,取消無法定依據的前置條件和證明材料,禁止違反法定程序增加審批條件。
督促各省轄市、縣(市、區)更新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的設置審批,實行備案制。對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進一步簡化三級醫院的設置審批。
擴大投融資渠道
將大力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根據《意見》,將大力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制定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PPP指導意見或試點方案,組織開展PPP項目示范,深化社會領域PPP模式創新,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運營。
積極吸引國內外優質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來我省舉辦分支機構,或與我省相關機構開展合作。對外國醫療機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合資或合作形式設立的診所,放寬外方投資股權比例不超過70%的限制。
促進融合創新發展
鼓勵各地建設社會領域產業創新發展試驗區
《意見》明確,鼓勵各地根據資源條件和產業優勢,謀劃建設社會領域相關產業創新發展試驗區,在放寬準入、人才引進、土地使用、金融支持等方面先行先試,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社會領域。
探索制定我省醫養結合管理服務規范,出臺我省體育休閑、冰雪運動、航空運動、山地戶外運動、自駕車旅居旅游等專項產業規劃。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和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項目。
落實土地稅費政策
按照有關建設標準 預留社會領域行業用地
《意見》指出,要依法將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在編制城市整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要按照有關建設標準預留社會領域行業用地。
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新供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依法按劃撥方式供應。落實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稅收政策,及時評定納稅人信用等級,加強政策宣傳,確保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加強監管優化服務
健全信用獎懲監管機制 加大企業失信行為成本
《意見》要求,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行業主管部門將引導社會力量進入本領域作為重要工作,對公立與民營機構提供同等的政策咨詢、政策宣傳、信息發布、評優評先等服務。
將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機構及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納入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對嚴重違規失信者,依法采取限期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建立健全跨地區、跨行業信用獎懲聯合監管機制,加大企業失信行為成本。(記者 劉高雅)
11月17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省委辦公廳聯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加快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
對于上班的家長來說,準時接送孩子是個難題,就算家里有老人接送孩子,也可能會因為下午上課時間短,而讓老人十分辛苦。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建立健全課后服務制度,鼓勵各地各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
《意見》提到,支持城市核心商圈建設以體驗消費為主導的大型、高端商業綜合體,引導業態雷同、功能重疊、市場飽和度較高的百貨店、家居市場等業態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
9月5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到2020年,全省綠色商場超過10家,零售業萬元銷售額能耗降幅超過10%。
記者從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河南省近日通過共性責任清單的形式,明確了河南省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作為普法責任主體應承擔的普法工作責任。
《意見》要求,全省各級法院要加強涉貧案件的審判工作,努力為脫貧攻堅構建公正、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省高院將嚴格按照督促檢查機制,對幫扶不到位、工作責任不落實、導致嚴重后果的,實行“一票否決”,嚴肅追究責任。
7月1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復函,同意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市等10個城市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目前包括萬科、龍湖等房地產企業和機構已開始布局鄭州住房租賃市場,魔飛、青檸等省內公寓品牌也日益受到市場關注。
記者獲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鄭州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鄭州市完善試點方案并由市人民政府印發后實施,鄭州有望成為我省首個租購同權的城市。
鄭州列為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城市之一后,如何落實成為近期外界關注的話題。《意見》建議,在試點方案中明確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
鄭州列為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城市之一后,如何落實成為近期外界關注的話題。《意見》建議,在試點方案中明確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
隨后,廣州、武漢等城市先后出臺政策跟進,多措并舉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其中最受關注的當數“租購同權”。實際上無論是廣州還是武漢,從其細則來看,要想享受同樣的招生政策并不太現實,都需要“符合條件”。
鄭州市政府將根據中心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重點是吸納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落戶。逐步將更多進城鎮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納入住房救助和住房保障體系,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鄭州市政府將根據中心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重點是吸納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落戶。逐步將更多進城鎮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納入住房救助和住房保障體系,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昨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社會公共服務平臺與110報警服務平臺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的意見》,我省將建設統一的12345社會公共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