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09:23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 張靜 實習生 周蘭/文 沈翔/圖
主持人:東方今報社總編輯 趙瑞瑩
嘉賓: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 高新才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一把也不燒,一定要把各種情況摸透再發言。”今年10月13日,我國區域經濟學科創建人、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原副校長高新才正式履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一職。從甘肅到河南,從蘭州到鄭州,高新才最關注的依然是關于教育和經濟發展的話題。
履新一個多月來,為了讓自己迅速融入中原大地和新的崗位,高新才一直在走訪、學習和調研,了解省情校情。近期做什么,長遠目標是什么?對于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和學校發展,他已經有著較為清晰的思路。
11月16日,高新才接受了東方今報·猛犸新聞的專訪,談自己履新一個多月的所思所感,以及對于未來的初步打算。采訪之時,恰值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當天的對話,也從對黨的十九大報告體會說起。
說報告:發展教育在國家戰略當中屬于最基礎的戰略
東方今報:高校長您好,對于您來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什么?
高新才:作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聆聽了十九大報告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總書記把發展教育作為民族振興的戰略加以部署,這讓我這樣一個教育工作者非常振奮和鼓舞,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當今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科技和創新的競爭。而科技、創新最大的資源在于人才,教育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所以發展教育在國家戰略當中屬于最基礎的戰略。
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一流意識,注重內涵發展,把學校辦成為國家、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服務的高水平財經政法大學。
東方今報:您作為經濟研究專家,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能不能給我們具體解讀一下這個“不平衡不充分”?
高新才:我覺得,十九大最大的亮點,就是讓我們明確了,現在我們所處的階段進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新”在哪里?在我看來,最核心的,就體現在社會主要矛盾變了。
時代和時代的劃分,實際上就是發展階段的劃分,階段之所以不一樣,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主要矛盾變了,是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變了,是因為整個經濟發展的階段改變了。所以我們講社會歷史劃分,是以生產力劃分為基礎的,以經濟水平為基礎的。以前是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那是因為當時我們的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現在,我們全國溫飽都解決了,除了物質文化需求之外,我們的需求變得多樣了,是更高層次的。所以現在叫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也是我們關注的。
什么叫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從總體上看,我們國家過去是落后的社會,現在跟過去不一樣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現在人均收入超過8000美元,經濟總量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國,我們的生產已經相對發達了。但是,總量上我們發展得還不充分,這個不充分是指我們依靠科技能提供的潛力來講的。創新是以科技創新來帶動的,人要解放出來。我們現在的經濟總量雖然很大,但是大量的是靠要素投入,即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來創造的,生產方式還沒有得到轉變。那為什么說是不平衡呢?不平衡我們到處都能感覺到,就像我們所講的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城鄉之間的不平衡,行業之間的不平衡,社會群體之間的不平衡,不同的階層大家都感覺到,這種不平衡隨時都在。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 高新才(左)接受東方今報社總編輯 趙瑞瑩(右)專訪
東方今報:如何破解“不充分不平衡”的難題?具體到經濟學研究領域來講,能做哪些事情?
高新才:《論語》說:不患寡而患不均。當下的社會主要矛盾,一定是貫穿于這個發展階段始終的全過程。
要破解現在這個社會矛盾,需要立足于我們本地發展現狀,立足于我們現階段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方面就需要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工作部署好,并在安排中能夠體現出來。另一方面,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美好生活需求到底有哪些。
發展不平衡,就要求我們能夠注重統籌發展,協調發展。比如在河南這樣一個省域范圍里面,各個市之間的差距也是比較大,城鄉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不同階層、不同行業收入差距也很大,所以怎么統籌好,這個需要我們長期去做工作。
我們的發展,最后都要回歸到人的發展上。最終我們創造多少物質財富,不都是為了人的需要嗎?所以說,經濟學是一個研究人的科學。區域經濟學就是研究區域之間能夠讓人的差異小一點,滿足感大一點,獲得感大一點,尤其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這樣一種文化背景還將長期產生影響,使得我們更多地關注差距。尤其在今天,具體就表現在人們的收入水平差距上。這也是我們關心的最核心的問題。
說印象:中原大地兼容并蓄,包容性很強
東方今報:經濟學是和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一個學科,您來到河南已經一個多月了,除了學校工作,還走過哪些地方?整體印象如何?
高新才:我的調研才剛開始,希望立足于學校,對河南省情有更多了解。
在學校層面,接觸到我們一部分中層、基層的老師,還有少部分的學生,應該了解還不夠,還要用更長的時間認真做一些調研。對省情也有所了解,除了從媒體和一些史料上來學習了解以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面,去了幾個地方。應該說調研和了解得還不夠,但是我覺得中原大地兼容并蓄,包容性很強。
我在蘭州生活了將近40年,來了河南以后,很多人都關心我生活習不習慣。總體來說,到這邊以后,氣候沒有太大的變化,飲食、交通、商業都很發達,我覺得在生活上沒有什么障礙。
等再過一段時間,對學校和鄭州區域有了更多了解后,我還將到河南其他地市多走走多調研,深入了解一下河南整體情況。
東方今報:您這段時間主要關注到哪些情況?
高新才:我的專業是區域經濟,很自然地會關注河南區域經濟的發展。
首先關注到我們的“三區一群”建設。這一個多月,我對“三區”已經初步做了一些功課,通過一些資料了解它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方向,也在下班后走到“三區”,實地進行了考察和了解。其次,河南現在提出“打好四張牌”,這也是我關注的一個重點。接下來會去做一個長遠目標,以及近期的工作規劃。
此外,我一來就感覺到中原大地地緣遼闊,尤其是人口太多。在人口比重高這一點上,很多中國的其他區域,尤其是西部區域,和河南是沒法比的。比方說我們全省的在校生,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在校生的數量,超出甘肅全省的總人口,但是甘肅的面積要比我們河南大很多啊。
我還注意到,咱們河南的城鎮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我們在發展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城鄉的不平衡。雖然河南的城市很多,但是河南的城鎮化水平比全國水平都低,那就說明我們城鎮化的任務很重,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很重。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在帶動農村現代化發展方面,未來,我覺得河南在這方面的任務非常重。
增添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的動力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陪同下,在廈門、泉州、福州考察。
不能埋怨學校,學校也無奈,因為無論是申請資金或項目,都沒有“剛性”的程序,甘露灑到哪一家,完全可以取決于“馮處長”個人。刮骨療傷,需要勇氣,但如不能從細節做起,舉一反三,痛下猛藥,制度的嚴肅性就難以體現,也就完全可能再出現下一個張處長、李處長。
“如今,社會高度關注農民工學校發展。華師大教育學系副教授程亮說:“社會捐贈對農民工子弟學校來說是一種支持,過度儀式化對學校就是一種負擔。
罹患重癥的中科院院士盧永根,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無償捐獻給教育事業。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李大勝看到盧永根用顫巍巍的手掏出牛皮紙包裹著的一疊存折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4月1日上午,省直機關各部門分別召開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省委書記郭庚茂重要講話精神,安排部署貫徹落實工作。省公安廳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要求全省公安機關要自覺將公安工作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深入推進公安機關社會管理創新。
3月9日上午,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關愛和代表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參照精準扶貧的做法,在學校發展、學科建設等方面給予河南更多關注,補齊河南高等教育短板。
中國政法大學相關工作人員稱,聘請鄧亞萍為兼職教授是為了提升學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成績,且條件和程序符合相關規定
中國政法大學相關工作人員稱,聘請鄧亞萍為兼職教授是為了提升學校乒乓球高水平運動隊成績,且條件和程序符合相關規定。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政法大學聘請鄧亞萍做兼職教授反映出近年來有些高等院校追求名人效應的現象。
昨晚(5月13日),芒果臺主持人何炅被舉報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吃空餉”。今日(5月14日)上午
昨晚(5月13日),芒果臺主持人何炅被舉報在北京外國語大學...
昨晚(5月13日),芒果臺主持人何炅被舉報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吃空餉”。今日(5月14日)上午,北外阿拉伯語系主任薛慶國表示,學校發展需要各方面人才,目前何炅依然在發揮他的特長為學校工作。
昨晚(5月13日),芒果臺主持人何炅被舉報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北外”)“吃空餉”。今日(5月14日)上午,北外阿拉伯語系主任薛慶國表示,學校發展需要各方面人才,目前何炅依然在發揮他的特長為學校工作。
今天(2月26日)上午,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對校長提出基本要求。據了解,目前全國31萬所普通中小學的校長,帶領著一千多萬專任教師,教育和影響著全國兩億中小學生。
1月8日上午,省委第二十督導組組長林世選、副組長馮琦和成員閆治國一行到信陽農林學院檢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工作。信陽農林學院在綜合辦公樓617會議室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工作匯報會。
工人路校區是伊河路小學南校區,工農路小學是西校區,唯一的不同就是,工農路小學是一個獨立的法人單位,張嚴明也兼任該學校的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