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9日07:1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記者王磊
閱讀提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展如何?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2017年,鄭州市全面啟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截至目前簽約居民398.5萬人,簽約率47.6%。如何提升家庭醫生水平?家庭醫生收入如何保障?
家庭醫生簽約率47.6%共398.5萬人
最近,家住鄭東新區商鼎路上的居民趙先生簽署了家庭醫生服務。他家里老人量血壓、測血糖,孩子感冒發燒,直接聯系家庭醫生就搞定,非常省心。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截至目前,全市成立簽約服務團隊1815個,簽約居民398.5萬人,簽約率47.6%,其中農村居民簽約263.4萬人,簽約率71.1%;城市居民簽約135.1萬余人,簽約率28.02%。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計生特困家庭簽約率100%。
簽約家庭醫生有啥好處?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簽約居民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費用醫保報銷后自費部分可享受10%的減免。通過簽約,居民有健康問題可隨時通過電話或微信與社區醫生直接咨詢和溝通,并可通過家庭醫生推薦到上級醫院去就診。
已為每個衛生院培養1名本科全科醫生
和家庭醫生簽約,大多數市民很擁護。但是他們也有擔心:這些醫生的水平怎么樣?能不能再提升一些?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為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養,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啟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從2010年起,連續三年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鄭州市自2010年起累計為鄉鎮衛生院培養定向醫學生148人,初步實現為每個衛生院培養1名本科學歷全科醫生的目標。目前,畢業的64人已100%落實了崗位、工資和編制。
鄭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在簽約服務起始階段,鄭州明確簽約服務費來源。一方面,利用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按照《2016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意見》,將不低于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用于簽約服務。另一方面,市縣兩級財政按照4比6的比例給予簽約服務團隊10元/人/年的簽約服務補助。
據悉,金水區在此基礎上,按照每戶每年6元的標準,由區財政再次給予簽約團隊專項補貼。同時,鄭州還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投入機制,按照服務人口給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元/人/年房租補貼,并納入財政年度預算。
田野阡陌,看似距離遙遠,但只要真正邁出腳步,撲下身子到群眾中,真心服務群眾,那么黨群之心就能緊緊相連,讓群眾從心底感恩黨、跟黨走,切實增強黨的向心力。
上午9時30分,女大夫高嚴查完病房,換上“鄭州片醫”的工裝,和老搭檔梁書珍護士一起,帶著血壓計、簽約單及水杯等,騎著電動車駛往中原區文化宮路社區。梁書珍說,按照目前政策規定,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參加社會保險和市醫保的,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時可以報銷。
上午9時30分,女大夫高嚴查完病房,換上“鄭州片醫”的工裝,和老搭檔梁書珍護士一起,帶著血壓計、簽約單及水杯等,騎著電動車駛往中原區文化宮路社區。梁書珍說,按照目前政策規定,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參加社會保險和市醫保的,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時可以報銷。
今年5月起,金水區正式啟動了“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如今已試行兩個月。目前,金水區擁有2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天集中簽約的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金水區總醫院直屬管理,該院是區政府主辦的唯一一家公立醫院。
針對“需方”,家庭醫生要主動向簽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讓簽約居民享有預約轉診、用藥銜接、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強群眾主動簽約的意愿。針對“供方”,要賦予家庭醫生團隊一定比例的醫院專家號、預留床位等資源;在編制、人員聘用、職稱晉升、收入分配、在職培訓、評獎推優等方面向家庭醫生傾斜。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醫生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通報,廣東結束家庭醫生簽約試點階段,全省21地市均全面推開家庭醫生簽約試點服務工作。目前珠海、江門等五地市已出臺120元/人/年的簽約服務費的付費標準,廣州、東莞等市正擬以服務包為基礎出臺年簽約收費標準。
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配套政策,但要讓這些政策能夠為全民共享,還需在運轉機制上加強探索,共同提高老百姓與家庭醫生的簽約意愿。
5月1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京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關情況。
家庭醫生可以提高全民的健康,也是分級診療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如何讓家庭醫生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這不僅僅需要推廣家庭醫生,還需要相關制度的逐步完善。相信,讓家庭醫生緩解看病難的問題能夠照進現實。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人代會上獲悉,今年年底之前,老年人、失能老人等五類特殊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將達到90%。
薛宗貴舉了一個例子,鄭州市中心醫院的一位專家,平時門診病號爆滿,一到基層坐診,一天也就兩三個病人。鄭州市在分級診療建設暨簽約服務工作推進會上提到,在醫保政策上調整,加大基層報銷比例,將讓在基層看病的患者得到實惠。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國家推行醫改的主要目標,建立這個平臺讓基層的全科醫生通過手機APP、微信等互聯網線上工具向轄區內的群眾提供簽約服務,代替以往的線下紙質簽約帶來的繁瑣,有效地提高了基層簽約率及推進分級診療,是解決社會醫療成本過高的有效手段。
國務院醫改辦等七部門日前印發《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2016年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我省也確定鞏義、蘭考、中牟等10個試點縣,率先啟動了城鄉居民健康簽約服務。
●城市二級醫院(中醫醫院):主要接收三級醫院轉診的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同時,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縣級醫院(中醫醫院):主要提供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以及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和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
這是在北京的英國醫生謝吉伯與在深圳的中國醫生朱巖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一年前,從北京協和醫院辭職南下的朱巖,在脫離了公立醫院這棵“大樹”后,開始將病人稱為“客戶”,成立了一家主推“家庭醫生模式”的私人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