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8日07:34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幾乎沒人知道起跑線在哪,只知道別人一直在跑。
這可能是家長們焦慮的原因。于是乎,他們給孩子報了N多的培訓班,讓孩子上課如趕場,有人即使借錢,也要給孩子報一個班。
古人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這些”心“卻陷入了焦慮,“都快把自己逼神經了”。
“都快把自己逼神經了”
早上6點40分,鄭州的嚴靜(化名)準時叫醒兒子,讓他讀單詞。而她在一旁,用手機錄成小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而后再截圖,發給培訓班的老師。從今年暑假開始,天天如此。
看著孩子惺忪的睡眼,嚴靜心里也有些難過,“但是本來基礎就差下了,再不學,更趕不上了。”
兒子剛上二年級,嚴靜漸漸了解到了他與同齡人的差距,“別的小孩元音、輔音啥都知道,詞匯量也比我兒子多很多,不補的話,永遠追不上。”
從那以后,嚴靜就開始給兒子報英語班、數學班。每天下班回家,嚴靜就坐在兒子旁邊,輔導后者學習。
前一段時間,嚴靜帶著兒子去參加英語拔高班的入班考試,但是兒子故意交了大白卷。“會做的都不做,空著,氣死我了。” 嚴靜事后從培訓班老師那了解到,她兒子說:“我要是考好,就要進班了,就得有更多的作業,我才不呢。”
每當兒子三心二意,“你說東他偏偏往西”的時候,嚴靜就沉不住氣,心里很“焦慮”。
有一次,輔導著兒子數學, “不用公式一步步來,非自己偷懶,本來能寫對,非算不好”。那一天,同樣的錯,兒子犯了三次,嚴靜一失手,打了他一耳光。
“事后后悔死了,當時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住。”看著兒子自己在那哭,嚴靜心里很不是滋味。
嚴靜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身邊的家長都有過打孩子的情況,事后都后悔的不行。她兒子后來給她說,以前從來不發脾氣,現在截然兩個人。從那以后,她給兒子商量,兒子聽話,就獎勵小紅花,可以換禮物,而自己要是動手打人發脾氣,兒子就不給自己小紅花。
如今,嚴靜又有了新念頭:放棄自己國企的工作,做一個全職媽媽,照顧孩子好好學習。“都快把自己逼神經了。”
“心里有事,五點半就醒了”
鄭州李女士,女兒上四年級。她給女兒報了奧數、新概念英語、鋼琴、跳舞四個培訓班。每次上課,李女士都會親自陪著孩子去。
李女士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孩子整理筆記。老師在上面講,她也在下面聽,不比小孩子差,每20課時,她就能記下一個厚本。
李女士每天見到女兒,第一句話就是“作業寫完了沒?”“寫完了。”
“英語卷子寫了沒?”“奧數呢?”一項一項,李女士必須問個全。“她想投個懶,不可能,我記得比她還全呢。”
有一次女兒告訴她:“就知道問作業。”
女兒寫作業,李女士就在旁邊盯著。“她不睡覺我就不能睡,每天都得弄到10點多,還有人學到11點多呢。”
成績下來是李女士最心焦的時候,“要是成績不好,覺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得不到回報,孩子也可憐,打也不能說也不好,只能自己憋屈了。”
李女士為了讓孩子早起,自己定了6點的鬧鈴,但是每天“心里有事,五點半就醒了。”
周四晚上奧數,周六上午英語、下午鋼琴,周日再上舞蹈。“從幼兒園開始,妞兒都沒有個休息,不像我們小時候,在院子里瘋跑。”
和李女士女兒同班的女孩,光英語,家里給報了三個班,“兩個應試班,一個口語班,孩子就像趕場子一樣。”
借錢給孩子報班
鄭州市民鄭先生,女兒現在讀初三,他花了兩萬多,給孩子買了130多個課時,“物理、化學、數學,想學哪個都可以調。”最近,他剛剛換了個工作,跑業務,“壓力很大。”
以前,鄭先生堅持“孩子的童年,玩唄”。女兒上四年級的時候,身邊不斷有人問他:“你孩子上啥補習班,咋還不上補習班?”
說得多了,漸漸改變了鄭先生的想法。有一天,他在空間發了一條說說“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孩子給你一個不快樂的小升初。”“也算是一種跟風吧!”鄭先生說,從那之后,培訓班就成了女兒的日常。
為了給孩子補習、貼補家用,他開過文具店、擺過地攤、送過快遞,工作之余,會去跑幾單“摩的”。前一段時間,為了給孩子報“古箏”班,又從親人朋友那借了4000多元。
嚴靜和李女士也都表示,給孩子報班都是因為別人在學,自己孩子不學就要落下,以后沒有競爭力。
專家:不要憋著,要多和孩子溝通
河南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管是經濟壓力、還是心理壓力,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了“憋著”,壓抑自己的情緒。就此問題,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了國家心理咨詢師楊勇超。
楊勇超表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心理學上講,都是正常的,不管是人或者動物,最大的成就不是自己做的有多好,而是培養了優秀的下一代。“孩子就像是最終的工程,就要付出畢生的精力,這是遺傳的。”不過,楊勇超認為,自己好了才能讓孩子才能好。
楊勇超建議,當家長心里覺得壓抑時,不要憋著,有條件的,可以向心理咨詢師咨詢,釋放和轉化不良情緒。此外,家長的情緒,孩子都能感受到,找機會,還是要和孩子多溝通。
楊勇超說,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所以給孩子報班,但是這個時候孩子沒有選擇權,給孩子報班還是要結合孩子的情況,不能盲目,而要考慮孩子的心理。
楊勇超認為,緩解、解決家長的焦慮,在報班之初,就應考慮到孩子興趣,而如果給孩子報了他不感興趣的班,可以通過犒賞機制等方式,鼓勵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文 張郁/圖
最后,超市的店員為這些孩子拿的糖果買了單。據網友了解,來店內的隔壁小區的鄰居帶來的小孩,且店家不希望接受采訪。
直到月底還信用卡賬單時,王先生才發現有一筆8000余元的消費,反復詢問才知不滿14歲的兒子私自刷卡購買一部蘋果手機和配套設備。據此,手機不是學生學習用品,與學生年齡、智力均不相適應,營業員出售手機未獲其父母追認,應視為無效,家長有權要求退貨。
據此,手機不是學生學習用品,與學生年齡、智力均不相適應,營業員出售手機未獲其父母追認,應視為無效,家長有權要求退貨。
近日,兩個孩子在某小區門口大哭,幸虧有人報警得到蜀黍援助。原來,4歲男孩的親母和6歲女孩的奶奶當天在棋牌室打麻將,兩娃走失兩個小時渾然不知,直到蜀黍電話通知時,正在麻將桌上酣戰的兩人才恍然大悟
小孩在地鐵車廂吃零食,撒了鄰座乘客一身,引發口角,家長不加制止反對勸阻老人大打出手。10月9日,黃金口派出所民警到4號線鐘家村站調取到視頻,通過反復觀看,鎖定了打人者。
郭宏是高一12班的學生,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一直以來都是爺爺奶奶在照顧他,通過這次“感恩心、文明行”活動,郭宏感覺非常對不起他們,特別是快中考的時候。
其中不少讓孩子站在踏板上,有的孩子個頭高,很容易擋住家長的視線。記者在幼兒園邊上站了10分鐘,總共從記者身邊經過26位帶小孩家長,其中有14位是把孩子放在后座,12位把孩子放在電動車踏板上。
近日,微博大V@阿駘爆料,說他兒子的學校收了他100元錢,給了個攝像頭登錄密碼,然后他用手機下個軟件,就可以登錄他兒子班的監控攝像頭,可以隨時看到教室每一秒鐘的畫面。
一場“親子泡泡跑,歡樂迎國慶”主題親子活動在河北廊坊安次區壹佰公園舉行,小朋友和家長在充滿彩色泡泡的跑道上快樂奔跑,放松身心。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該幼兒園在此次開學后便想了個奇招,提前請接娃的家長進園參加健步走等健身活動,緩解交通擁堵。下午4時許,雖然幼兒園內的孩子還沒放學,但大門外已有不少接孩子的家長趕來。據該幼兒園一位負責人稱,他們園內有兩千多名學生,每天接孩子的家長就有三四千人。
近日,浙江一所小學叫停家庭作業家長簽字,引起廣泛關注。不少人認為,本該由老師承擔的批改作業責任卻轉嫁給了家長,是老師的“缺位”和家長的“越位”。
鄭州一幼兒園每當放學時,家長簇擁校門口,交通壓力相當大。幼兒園想出奇招,讓家長進園內健步走。家長們表示,這樣不僅鍛煉身體,也緩解了交通壓力。
近日,浙江金華人的朋友圈中都被這樣一條消息給刷屏了:金東區實驗小學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某門戶網站就此新聞展開調查,92%的網友對“不再讓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表示支持,看來該校這個決定稱得上是“喜大普奔”。
近年來,伴隨著中小學減負工作推進,不少地區的小學放學時間都提前到了三點半左右。然而,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這樣的尷尬時差讓不少家長犯了難——請假不現實、放托管機構顧慮多,“三點半難題”究竟該如何破解?
近日,從化區法院作出判決,阿詩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