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3日06:58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城市更出彩。
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華麗變身,湖泊濕地、綠樹紅花常伴左右,游園廣場、文化場館遍地開花,志愿群體、河南好人就在身邊……開展近30年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讓我省城市建設更有品位,群眾更有獲得感。
當前,順應新時代城市發展新要求,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我省實際,創造性地作出統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的重要決策部署,我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邁入新階段。
文明創建、百城提質,是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決策。統籌推進文明創建、百城提質,促進硬實力和軟實力一起提升,我省的文明城市創建新實踐必將更多地惠及人民。
提質打基礎創建惠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大上,又明確提出“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要求,為文明城市創建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書記謝伏瞻多次強調,要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加強城市工作的綜合抓手,結合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不斷提高城市宜居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數。
省長陳潤兒殷切叮囑,要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推進百城建設提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民為中心、以共建為基礎、以城市為重點、以市民為主體,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我省各地不斷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水平、社會文明程度,逐步實現了文明創建與城市建設內外兼修,城市轉型與民生改善融合推進。
在許昌,全省率先推行的規劃決策票決制,為把好城市規劃的編制關,著力做好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提供了成功經驗。深入實施的中心城區河湖水系連通工程,讓擁有500多年歷史的護城河再現了“十里荷花半城柳”的蓮城風韻。
在漯河,傾心打造的核心價值觀、道德模范、傳統孝道、法治教育等18個文化廣場和主題公園,讓市民耳濡目染接受教育、規范行為。沙澧河畔,兩岸長達36公里的生態休閑景觀帶,提升了文明城市創建質量,為市民休閑娛樂增添了好去處。
在商丘,圍繞高鐵站建設、日月湖開發、歸德古城改造等重點區域,統籌城市建設與土地儲備,儲備舊城拆遷騰出土地1.5萬余畝,出讓凈收益達280多億元,提升了城市品位,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鞏義,清潔城市行動每周都會開展,市區機械化清掃率達100%。市容衛生治臟、城市秩序治差、交通秩序治亂和“樣板街”創建活動,讓市容市貌和管理秩序明顯好轉。
通過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我省解決了一大批民生難題,人民群眾在城市中的生活變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
沒有文明的市民,就沒有文明的城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
在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推進過程中,我省始終注重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全過程、融入各方面,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居芝蘭之室,久而自芳。漫游河南你會看到,無論街道社區、廣場公園,還是車站商場……各類公益廣告完美地融入城市環境,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得到教育熏陶。同時,通過新聞報道、基層百姓宣講、網絡議題互動、文藝作品等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裴春亮、黃久生、李江福、燕振昌……在這片中原熱土,道德模范、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身邊好人層出不窮。10月31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的10月“中國好人榜”,我省又有5人上榜。至此,我省已有82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日益擦亮的“河南好人”品牌,不僅激發出強大的崇德向善正能量,更為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增添了溫度與動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目前,我省共有600多萬人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這些“小紅帽”“紅馬甲”長期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展扶貧助殘、關愛老人、環境保護、交通疏導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讓人們切身感受到城市文明進步的腳步。
做人為先,誠信為本。抓住誠信“紅黑榜”發布這個重要平臺,我省積極引導廣大群眾重信守諾,讓“守信光榮、失信可恥”成為人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知行合一,行勝于言。我省通過開展“六文明”“三巡六進”等一批既符合文明創建規律,又具有河南特點的創建載體,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各行各業、將文明新風落實為全民實踐。“做文明人、辦文明事”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風。
目前,我省先后有5個城市入選全國文明城市、14個市縣入選全國提名城市,55%的市縣進入省級以上文明城市行列,80%的市縣進入省級提名以上文明城市行列,城市建設更有品位,河南更有美譽度,人民更有獲得感。
以人民為中心是不變的追求
“以前門口馬路窄不說,還坑洼不平,晚上連個路燈都沒有。經過改造,路寬了、燈亮了、景也美了。”家住駐馬店菜園街附近的居民王大媽說起老城區的變化總是不住地稱贊。
背街雖背,卻是居民進出必經通道;小巷雖小,但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2016年至今,駐馬店市共完成940多條背街小巷改造,改變了市區群眾出門難、出門臟、出門堵的歷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和公平的精神貫穿到全過程,我省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時刻關注市民需求,既努力解決好群眾如廁難、供暖難、排水難以及綠地不夠等問題,又在看病上學、養老托幼、環境衛生、城市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補齊短板,改善生活條件。
剛剛結束的全省文明城市創建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會議明確,我省文明城市建設的總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省轄市和20%以上縣級城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或全國提名城市行列,80%以上縣級城市進入河南省文明城市行列,所有城市進入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序列。一批縣級城市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形成大小結合、多極支撐的城鎮發展格局。
文明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都是聚焦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精準發力。以創促建、以創促管,建、管、創協同推進,全省各地的城市品位、宜居程度、文明程度必將明顯提升。
百城提質千帆競,文明花開別樣紅。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河南正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書寫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新篇章。(記者 陳小平 譚勇)
11月1日,記者從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即日起,按照質檢總局統一部署,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施審單放行重大改革。
活動精心設計理想信念、輝煌黨史、光榮團史、幸福生活、身邊典型5大故事主題,截至目前,已有9355名專兼職團干部參與,舉辦團干部講故事比賽、分享會、故事會等活動160余場,收集團干部講故事稿件1178篇。
11月1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10月份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重點監測的60種商品中,31種價格下跌。
11月1日,記者從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即日起,按照質檢總局統一部署,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施審單放行重大改革。
10月30日起,我省在全省范圍內上線運行的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服務,打破了以往企業登記的時間、空間限制,實現了從“面對面”線下辦理到“鍵對鍵”線上辦理模式的轉變,為企業、個體營造了更加寬松便利的營商環境。
近日,太平人壽鄭州中心支公司聯合梧桐人家國際養老社區,組織 “金生頤養—太平相伴”上海梧桐人家養老社區深度體驗活動,深受客戶滿意。
針對重點道路運輸企業約談暨新聞通氣會上曝光的46家客貨運企業,鄭州交警支隊胡保榮副支隊長表示:前期,我們的約談和依法處理就是一個提醒一個警告,讓他們對現存的安全隱患逐條進行修改。
河南銀監局將繼續提升債委會的運作效率,強化制度落實,提高債委會決議的執行力,拓展債委會的功能,努力讓河南省銀行業債委會實現“從有到優”的轉變。
近年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階段都出臺了大量推進發展的政策文件,唯有高中教育過問偏少。
目前,省內多所高校積極與貧困地區對接,通過幫助貧困地區培養人才,解決企業技術難題,培訓管理、技術骨干,派出駐村“第一書記”等方式,積極支持當地脫貧攻堅工作。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32896.69億元,同比增長8.1%。
繼2015年銷量首次突破100億元、2016年突破120億元后,截至10月17日,2017年河南省體育彩票銷量累計達到104.15億元,同比增幅13.58%,再創歷史新高,2017年全年銷量實現歷史新突破的局面基本形成。
兩年來,我省ETC車道出入口通行累計流量為3.2億次,節約排隊等待時間約為98萬小時,折合112年。
自創區發展再迎利好,我省將設創新創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為10億元。其中,省財政出資3億元,合作基金管理機構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并負責募集剩余資金。
10月17日上午,出席黨的十九大的河南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省委書記、代表團團長謝伏瞻對河南代表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精會神開好黨的十九大提出明確要求。